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 孙山要去上学了(第2页)

山子去学堂,行不行?

孙伯民苦笑地说:“山子听到德哥儿去学堂,他也吵着去,山子和德哥儿最要好了,两个人经常一起耍,德哥儿去读书,山子孤零零一个人,肯定不愿意。”

孙三叔明白,小孩子嘛,别人有的,他肯定也想要。

读书的苦,只有尝过才知道。

把德哥儿送去学堂,小子哇啊哇哇地叫,还兴冲冲跟山子分享。

山子知道后,想必也想去了。

孙三叔笑道:“也好,两兄弟一起去,一起学,有伴呢。”

孙伯民问:“是送去郑童生那边吧?”

孙三叔理所当然地说:“哎呦,大哥,也只能送到他那,谁叫咱们方圆百里,就只有他一个童生。除非你送到县里去,听说县城有一个秀才,但那家可要走科举的才会送去,咱们家的就随便识字,用不上。”

之所以不送到镇上,那是因为镇上也没有童生老爷。

黄阳县不仅经济贫困,教育也贫困。

据说整个县除了在府衙的领导班子,就只有2个秀才,还是新朝一开始考上的。

那时候人才凋零,稍微有点学识的能凭借运气考上。

郑家村的郑童生就是新朝的第一届考试考上的。

孙山从何书瑜的口里得知,大乾朝是新朝,今年泰启二十四年,表示皇帝在位24年。

而当今的皇帝就是开国皇帝,具体岁数瑜哥儿没说,孙山也不知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伯民和孙三叔从未想过儿子走科举道路,这种费时费钱的道路,农村人走不起,也没想过走。

孙家希望能借着孙大姑的庇护,让儿孙有个比父辈好的生活。

孙伯民问:“束修怎么算?”

孙三叔两个儿子都在郑童生处读书,知道郑氏学堂的规矩,认真地说:“一年学费1两,至于书本笔墨另算,永哥儿刚开始读书,买了好几本书,还有笔墨纸砚,大概要2两。”

也就是说想要走进学堂,起码要3两银子。

孙家村普通农户一年收入才2-3两,所以供一个娃子去学堂,那是非常艰难的。

孙家村除了孙山家,就村长家有娃子去上学,其他乡亲的,没听过有人去。

这是一个知识被垄断的年代,没钱根本无法读书。

孙三叔抱怨道:“哎,大哥,我家三个孩子一起入学,我苦啊。”

孙伯民白了一眼三弟,苦是苦了点,但别忘了,家里的娃子读书,大姐都会资助。

比如德哥儿今年确定去学堂,大姐二话不说又给了三两银子报名费。

这些是大姐公开做的,孙家人都知道。

三弟是苦了点,但绝对没有他说的那么苦。

每年田地收入,上山采山货收入,前些年卖柑橘的分成,还偶尔去县城打零工,七七八八加起来,三弟绝对能供得起。

孙伯民想着明年再送山子去读书,但山子吵着提前去,大姐不知道,所以才没资助。

孙伯民有银钱,只有一个儿子,能负担得起,也不用麻烦大姐。

喜欢我,孙山,科举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我,孙山,科举

热门小说推荐
阴阳透

阴阳透

我是鬼节那天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跟着师父云游四海,行走于阴阳之间...

妈咪,爹地没你不行

妈咪,爹地没你不行

四年前,为了母亲的医药费,慕晚晚嫁给出车祸成植物人的傅行司。四年后,傅行司醒来,没有苦尽甘来,只等到一纸离婚协议。离就离,谁怕谁。结果离婚第三天,他把她拽到休息室的床上酒后乱性。离婚第四天,医院偶遇,他抓住她让她年纪轻轻学点好。离婚第五天,他把她堵在车里让她叫舅舅。离婚第N天慕晚晚要疯了,惹不起她躲还不行吗...

八零军嫂上位记

八零军嫂上位记

重生的姚瑞雪依旧成了某人的血库,如此,她决定在孙家踩她血上位之前,抢先抱住大腿不被其用,好以报仇虐渣,却不想大腿太粗,不如攻其心直上位。某团长,抱什么...

我凭什么不能做游戏

我凭什么不能做游戏

那一年。在燕京人才市场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工作,一穷二白,只有高中学历的张扬气不过,索性自己摆了个招聘摊位...

贞观俗人

贞观俗人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  到那时,  做...

锦绣归

锦绣归

她是一个孤女,却从不缺爱缺亲人。在大宅门里生存,该懂的必须懂,该会的咬牙也得学会。别人的家再美满,咱不眼红。别人的爹娘再有权势,咱不稀罕。别人的良缘,咱看看算了,世上好男儿多得是,咱就是一朵在哪儿都能活好的野蔷薇,小日子总能过舒坦了。虾米?内啥别人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的?喜不喜欢,家就在那里。争与不争,爹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