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南唐和契丹的使臣,先后到达大周,事情很凑巧,叶华知道一个道理,老百姓或许有凑巧的事情,但是国家之间,却很难凑巧。
如果发生了,只能说背后还有不知道的原因。
当然这个原因也不难猜,南唐立国以来,一直连结契丹,共同对抗中原,分担压力。郭威刚登基的时候,南唐就进犯淮北,试图威胁大周,这一次虽然角色不同,但目的却没有什么两样。
叶华曾经很仔细剖析过李弘冀的为人,他非常不欣赏自私到了极点的李弘冀。而如今他弑杀叔父,威逼父皇,所作所为,堪称残暴,这家伙已经彻底黑了,黑到了骨子里,什么都不顾忌了……一个心中没有敬畏的聪明人,是非常可怕的。
李弘冀一定是卑躬屈膝,请求契丹南下,吸引住大周的精力,他好从容掌握大权,实现自己的野心。
虽然叶华断定李弘冀没法改变南唐,相反,他越是折腾,就越是会引起混乱,到时候大周从容南下,就能轻易扫平南唐。
而真正的心腹大患,依旧是契丹。
必须倾全力,先挫败契丹。
叶华经过了几天的深思熟虑,终于拿定了主意。
简言之,叶华主张先北后南,先难后易。
很不幸的是他的主张和政事堂发生了最尖锐的对立,政事堂的几位相公经过商讨之后,他们的一致意见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李谷认为江南富庶,历来都是财税重地,人口繁多,物产丰饶。如果先拿下江南,朝廷的实力势必暴增。
回头再去对付契丹,也就轻而易举了。
魏仁浦以为南唐正在大乱之际,不出手拿下南唐,天理不容。
而薛居正呢,他则以为朝廷新军尚未完全练成,京城又刚刚遭灾,百废待兴,朝廷能拿出来的钱粮兵力有限,契丹幅员辽阔,兵强马壮,和契丹开战,很难控制战争规模,一旦兵连祸结,超出了大周的国力,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首相范质,他权衡再三,是从民意出发。
南唐一片混乱,民心动摇,正是朝廷出动王师,消灭南唐的天赐良机,不容错过!
四位相公都这么看,王溥不是负责军务,干脆没有发言,而高行周和冯道也是沉默不语。
这样就形成了四打一的局面。
叶华在御前会议上,格外被动,饶是他能言善辩,也没法轻易驳倒四位宰相。
从金殿回来,叶华一头扎进了书房。
他的心情很坏。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这是赵大采用的策略,结果如何,显而易见,他的确扫平了南方的割据诸国,但赵大突然暴毙,赵二当了皇帝之后,两次北伐燕云失败,损兵折将,更惨的是大宋不得不采取收缩的战略,屯重兵于京城,战战兢兢,捧着卵子过日子,还要给契丹送岁币,简直丢死了人!
赵二本身能力不足,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可是这个战略,也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就是过高估计了契丹的实力。
事实上在耶律德光死后,契丹陷入了混乱期,贵胄之间,叛乱杀戮无数,尔虞我诈,皇帝昏庸,臣子贪婪,上行下效,契丹的国势是不断下降的。
这个下降趋势直到萧太后掌权,才扭转过来。
很不幸,赵大没有抓住宝贵的时机,废物赵二又不是萧太后的对手,尝到苦果,也就不意外了。
其次任何朝代,刚建立起来的时候,都有一大堆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名将,已经许许多多百战老兵。
靠着这些兵将,足以横行天下。
当然了,等到太平之后,老将凋零,老兵凋谢,战斗力就会严重下降,除非出现卫青,霍去病一样的天才,以及不计代价的投入,才能重新拥有一支强军!
这一点貌似只有汉武帝做到了,就连大唐都没有那个本事,从太宗皇帝之后,唐军的战力就不断削弱,明朝的大体情况也是如此……似乎这就是一种历史的宿命。
当然大宋也不例外,初期承袭五代的强兵,对抗契丹,甚至战而胜之,一点没有问题。柴荣在驾崩之前,率军北伐,抢回了关南十县之地,甚至准备直取幽州,如果不是突然染病,没准燕云就拿回来了。
赵大黄袍加身,得国不正,先是杯酒释兵权,把能打的将领给废掉了,接着又把宝贵的兵将用来对付南方,拿牛刀杀鸡。问题是鸡杀的多了,刀也会便钝的。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你见过白狗穿衣,老鼠吃猫吗?你听说过纸人唱戏,飞僵吸血吗?来,你听我讲...
被女友甩后,周小昆接到了老爸的电话儿子啊,咱家其实有座矿,你是个富二代啊!穷了二十年了,原来自己是个富二代,周小昆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自幼被一个神秘老头当成超级医生培养的孤儿叶修,为了躲避神秘势力的追杀,积蓄力量复仇,回到华夏国,进入燕京城郊区一个小医院成为了一个普通医生,想要低调平静地过日子,却接连遇到各式美女,令到生活陷入一个又一个艳遇和艳遇带来的漩涡之中...
夏晓意外重生到六十年代,成为了生产队的一枚小知青。因缘得了个空间,灵泉玉水,养鸡种菜,却不敢用。现下人人面黄饥瘦,她若把自己养成白富美,不得作死。夏晓仰天长叹,这真是另人心酸的惊喜啊!有完本书雍正小老婆贵女拼爹重生之幸福向前看交流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