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前言
在我十五、六岁开始自主的、系统的读、背、抄古诗词,而不是单纯的由父亲教授时,我不喜欢周邦彦的词,觉得太平淡,没有“味道”。并且有些词牌名诘屈聱牙没有美感,比如《六丑》《花犯》。
那时最爱的三首词,第一首是唐代温庭筠的《更漏子·玉炉香》:“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尤其最爱“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三句。
第二首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第三首是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十几岁的少女情怀,总觉得凄风苦雨的天气才是好天气,哀哀怨怨的诗词才能入眼入心。真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喜欢并爱上周邦彦的词是三十岁后,那时的我在读纳兰词。偶然读到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读来唯觉余香满口,整首词端庄大气,音韵婉转有致,没有一点市井气。正如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说,“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宣,清浊抑扬,辘轳交往,两宋之间,一人而已。”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被称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
周邦彦在宋代以“乐府独步,学士、贵人、市侩、伎女皆知其词为可爱。”当时歌女以能唱周词而自增身价。张炎在南宋末年(距周邦彦去世一百多年)遇见名妓沈梅娇、车秀卿犹能唱周词,可见其社会影响。
所谓格律词派起源于唐末、五代的花间派,盛行于宋代词坛,是词家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律词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是周邦彦。
南宋苟安,一些词家逃避现实,学习周邦彦,专在词的艺术技巧上下功夫,刻意求工,重视声律,讲究词藻,形成了词史上的格律词派。
该词派的艺术特色,以典雅工丽为基本的艺术特色,并且把诗人的笔法融入词中。这种诗人的笔法,从根本上来说,以偏重于抒发自我感情为主要特点。
格律词派的词人大多精通音乐,认为此应有“中正平和”的音律和“典雅纯正”的语辞,这样才能不失“雅正之声”。
在词史上早有定论,周邦彦被视为北宋词之集大成的作者。
陈庭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一向推尊周词的周济曾称其为“集大成者也”。
周词之所以被称为“集大成”,大多是因为其写作功力方面的成就而言。
且让我们从周词技巧功力之所长和周词承前(北宋)启后(南宋)的影响两个方面,开启赏析周邦彦词的文化之旅。
电影首映式上,记者看到夏思雨脖子后痕迹这是什么?夏思雨不在意的撩了撩耳畔长发蚊子咬的。回家后,薄言把她按在墙边,声音戏谑而危险蚊子?要再给...
外表很清纯呆萌内心很污很邪恶的冯蓁蓁,代替基友去相亲,无意间却相错了人,然后还被某人羞辱吃干抹净。因为怀恨在心,冯蓁蓁设下一个圈套,弄得某人成为了全城的笑柄。迫于来自家族内部的压力,最终某人主动威胁冯蓁蓁契约结婚,而后ai昧不断温馨不断爽点不断...
走投无路时,她被一个看似冰冷,实则温情入骨的男人所救。她原以为,他是天上粲然星辰,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直到他单膝跪地,递上手中钻戒我爱你,嫁给我。她才知道,这世上最令人惊喜的爱情,莫过于她暗恋他时,他刚好也深爱着她。…...
她本是叶家千金,因受继母算计,被迫流落在外。而他是景城的主宰者,权势滔天,杀伐果断。偏生,两人自小订了婚约,可他家人瞧不上她,逼迫她退婚。叶星辰潇洒挥手,没问题,这婚约,我本来也没想要。谁料,他霸气出场,壁咚她,女人,这婚约由不得你不要,既然是我未婚妻,没我同意,你敢取消?叶星辰表示,没什么不敢。谁知道,三言两语就被他拐去民政局领了证,盖了章。从此,她身上多了一个‘人妻’的标签。...
原生家庭的伤害有多大,或是自卑懦弱,毫无自信或是暴力成性,锒铛入狱亦或撕裂婚姻,妻离子散无数次痛彻心扉的感悟后,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我抽烟,喝酒,吸薄荷,杀人,泡妞,爱做饭,但我知道我是一只好猫。我,大橘王,打钱!新书魔尊练习生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