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章老骥功成求致仕(第2页)

军官退伍以后所引起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后世的国家里,一个退伍军官通常都受到应有的尊敬,如果担任民政职务,他的管理经验也能保证他胜任愉快。

然而事情适得其反,大明的军官在长期训练中所培养的严格和精确,退伍以后竟毫无用武之地。他会发现在军队以外,人们所重视的是安详的仪表、华丽的文辞、口若悬河的辩才以及圆通无碍的机智。总而言之,和他已经取得的能力恰恰相反。

这种观念上的南辕北辙,使文官不仅在精神上对武官加以轻视,而且在实际作战中,他们也常常对高级将领提出无理的指责。

譬如:如果将领当机立断,指挥部队迅速投入战斗,那是贪功轻进,好勇嗜杀;要是他们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有利的战机,那又是畏敌不前,玩敌养寇。

兵士抄掠百姓,该管的长官自然要受到处分,然而事情的背景却常常是军功积欠过久。

军功审核由文官控制,然而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却可以毫不承担责任而由将领们代人受过。

总之就是矫枉过正。也许是有鉴于唐朝藩镇的跋扈,明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这重文轻武的趋向。经过了二百多年,大明文官集团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对他们的社会地位上升到历史上的最高点;换句话说,也就是武官的社会地位下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

这种畸形的出现,原因在于明朝的政治组织为一元化,一元化的思想基础则是两千年来的孔孟之道。如果让军队保持独立的、严格的组织,和文官集团分庭抗礼,这一元化的统治就不可能如所预期的成长、发展,以至于登峰造极。

这种制度既经固定,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这种制度和风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早已被事实所证明。

这是个武将悲哀的时代。李成梁做出引寇入境这种丑事,其实也是被文官给逼出来的,小皇帝和张居正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加上其他因素,才轻易地放过了他。

小皇帝和张居正正因为这些年受王实送来书籍的荼毒,接受了不同于这个时代新的观念,吸收了”国外”一些先进的做法(其实是后世的一些理念),尤其是对《管理学》的学习,也意识到军队管理有必要做一些改变,甚至到了非改不行的时候。

速巴亥寇边这件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验证的机会。本着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干的原则,张居正和小皇帝两个人一合计,违反常规骚操作了一把,整个作战过程没有让文官体系参与,连后勤保障都交给了东厂和锦衣卫。

皇帝和首辅亲自主持大局,军队、锦衣卫、东厂三方通力协作,没想到竟会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只不过他们更加没想到的是文官集团的反扑,也是前所未有的,几乎所有文官都反对。这下子老师和学生,都成了孤家寡人。

……

还过二十天,各部队统帅就要进京献俘了,由于文官的不配合,京师什么都还没准备。这事闹得小皇帝心里很不是滋味,文武之争,文官已经到了不要脸的程度。

朱翊钧想做一个有为之君,这一次也感到有心无力。他打算乾坤独断,树立自己的威信。不过在此之前,小皇帝还是想找机会先和老师张居正谈谈。

从春分到冬至这段时间,除开三伏天一个月,每月逢三六九日,便是经筵的日子。经筵又分大经筵与小经筵,大经筵每月一次,定在初九日。这是大讲,也称月讲。剩下的八场经筵,称为小经筵,简称日讲。除了内阁与礼部、翰林院等文臣,余者概不参加日讲。

逢月讲之日,京城里头的王侯戚贵以及大小九卿,翰林院侍讲侍读,十三道御史四品以上六科言官都给事中以上的官员,都要列班参加,入殿站在两厢侍听。

讲毕,皇上循例命鸿胪寺赐宴,这顿筵席不但丰盛,且恩宠异常。不单参加经筵的官员们都能与席,即便这些官员的随从家眷,甚至轿夫马卒之类,都可以人坐尽享珍饫。

吃了还不说,席面上剩下的菜肴以及点心,还听凭官员们尽行带走。因此,有资格参加大经筵的官员们,到了这一天,莫不欢欣鼓舞。他们赶去参加,与其说是为了“听”,倒不如说是为了“吃”,久而久之,京城里头为这件事便有了一个说法,叫“吃经筵”。

今儿个是八月初九,又是个“吃经筵”的日子。大内文华殿,为经筵举行之地。万历皇帝初登基时,李太后听了冯保的建议,要趁小皇上出经筵而装修文华殿。当时因为国库匮乏,张居正力陈不可。

此事一拖就耽搁了几年,万历新政几年后,国库渐有丰裕,张居正便主动提出装修文华殿,这让小皇帝和李太后非常的满意。

去年冬至歇讲至今年春分这几个月时间,文华殿修葺一新,殿前与殿后两座门头上各添了一块匾,前殿门匾四个字:”绳愆纠谬。”

这四个字是李太后拟的,其因是前殿之侧,有一处附属建筑,叫“省愆居”,这名儿是嘉靖老皇帝取的,意为反省错误。李太后据此而伸张其意,这四个字乃内阁中书舍人杜诗写就。

后殿门匾额为:”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经大法。”

这道匾文不单由李太后拟就,而且书法也是她写下的。匾文从左至右分为六行,每行二字。字为楷书,大有颜真卿笔意,只是古拙不足而秀丽有加。从前后殿两道匾文中,可以看出李太后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今日进讲的讲官,乃翰林院侍读学士于慎行。他是隆庆二年进士,这一年的京试主考官是张居正,按士林规矩,这一年所有录取的进士与张居正都存在师生关系。

于慎行学问人品都很不错,因此很得座主张居正的青睐。张居正当年精心为小皇帝挑了六名讲官,于慎行列名其中。

于慎行今日进讲《论语·微子第十八》中的第十节:“周公谓鲁公日: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这短短三十几个字,于慎行博征旁引,举偏发微,音韵铿锵地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

当刻漏房值班火者举着“巳”字牌蹑手蹑脚进得殿来,将殿门右侧铜架上“辰”字牌换下时,殿外便传来三声响亮的鸣鞭,这便是大讲结束的信号。

鞭声一停,于慎行立即躬身奏道:“臣于慎行进讲完毕,有污圣听,实乃惶恐。”

满怀心事的小皇帝耐着性子听到现在,他如释重负地点点头,说了一句:“给赏钱。’’

便见一位太监双手托了一个装满了金币和银币的木盘从丹墀下走到殿中,将木盘一倾,圆溜溜的金银币滚了一地。顿时,只见众讲官展书官侍书侍读一干词臣,都一拥而上,扑到地上争抢赏赐。

说起来好笑,这也是祖制。大约从永乐皇帝开始,每逢经筵,对讲官的赏赐,都是把事先做好的金珠银豆撒到地上,让讲官们去抢,这举动虽有失斯文体面,但因是皇上所赐,讲官们莫不以争抢为荣。

只不过,随着货币改革的深入,明确了法定货币。原先用来赏赐的金珠银豆,被换成了万历通宝的金币和银币。

就在讲官们扑地争抢的时候,小皇帝朱翊钧已走下丹墀,到殿左临时张起的一个锦幄中休息。在他的吩咐下,张居正与冯保也同时进了锦幄。

此刻,在锦幄里,小皇上接过内侍递上温热的珍珠奶茶,这是由王实这家伙进贡宫里的,这家伙为了讨好他的妹妹永宁公主,专门进贡的,李太后尝过了以后也很喜欢,就被指定为贡品。

现在京城到处都是奶茶店,今年又开始向江南辐射出去,成为了小皇帝手中最赚钱的一大产业。这珍珠奶茶本来就很招女孩子喜欢,更不用说那些宫娥宫女了,慢慢的这几百年之后才有的珍珠奶茶,就在大明流行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医武透视至尊

医武透视至尊

我从山上来,入世自逍遥。这位小姐姐,我观你面带桃花,眉目含春,和我正是般配。什么,流氓,不存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当流氓的,小爷长得这么帅,走到哪里都担心被...

下堂王妃驯夫记

下堂王妃驯夫记

他是东临齐王,曾经叱咤沙场的战神,一场战事一个阴谋毁了他的骄傲她是安庆大将之女,一场背叛一场退婚毁了她的声名。一场上位者不怀好意的赐婚把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硬生生凑到了一起,她一心保护好自己,但她只考虑到要怎么在那个男人眼皮底下安然脱身,却从未想过若是在那个男人那里丢了心该怎么办。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他心中的那人,她只想他好好的。她倾尽所有的付出好不容易换来他一丝的怜惜,却在另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一点点被磨光,她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渐渐冷了,之后他更是轻易被人挑唆认定她不衷,她终于心死离开,放两人自由。可总有人不愿放过她,想夺她性命永绝后患,多年后她再次回来时,又会书写怎样的爱恨情仇。...

北斗帝尊

北斗帝尊

脚踏天地玄黄,拳碎宇宙洪荒任凭天崩地裂,只为一世辉煌!魂转千回心不死,身遭万劫意难灭我只想顶天立地的活着...

不朽武帝

不朽武帝

三百年前,千古龙帝聂枫开天,陨落无界山。三百年后,聂枫重生于真武大陆天风帝国,修神功秘技,掌无字天书,携挚友红颜,踏山河,登天路,破九霄,傲视天下,威震苍穹!...

一吻成瘾:顾少,请矜持!

一吻成瘾:顾少,请矜持!

人人得知顾少爷买了一个小妻子,打不得,骂不得,天天还得哄着!过马路要牵着我的手!吃东西的第一口要先喂我!萧大小姐尾巴翘上天,收复了一块冰山还得天天教他谈恋爱,简直就是为全国人民做贡献。记者问叶小姐,请问顾先生在你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萧清欢衣冠禽兽!记者???萧清欢穿着衣服教我大道理,脱了...

都市最强赘婿

都市最强赘婿

叶家天才继承人被人残害,导致未婚妻退婚,更被赶出家门。隐姓埋名成为小家族上门女婿,机缘获得长生诀跟惊世医术,从此一飞冲天。这一次,他要洗刷屈辱,夺回属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