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钟南三人来到亲兵营快一个月了,基本上已经适应新的身份。亲兵营不同于之前的步兵营,他们在战场上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主帅,同时在作战期间也兼有传达命令、维持纪律等职责,但在非作战期间,亲兵就有点类似于主帅的家丁,所以只要没仗打的时候,亲兵营每天并没有多少固定的工作内容,除了陪同主帅外出,剩下的都是在军营里自由活动。
虽然每天空闲时间不少,可钟南仍是天天加练,还增加了不少训练项目,比如射箭、骑术、对战等。只要不外出公干,他都是上午下午各练两个小时左右;即使外出的日子,也会尽量保证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施长廷对这个严于律己、从不懈怠的新进亲兵很看好,还亲自传授了些战场杀敌的技巧,一时间带动了整个亲兵营的操练热潮。
二月中旬,从京师传来了一个举国震撼的消息——首辅大人张居正在十多天前故去了,一时间朝野上下动荡不已。从万历元年到如今的万历二十年,整整二十年的时间里,大明王朝可以说是由张居正一力承担,整个王朝的兴衰全系于他一人身上,这比原本历史里的时间长了十年,好在相同的是首辅大人都成就了“万历中兴”。只是如今这根顶梁柱轰然倒下,加上李太后已然老去,大太监冯保也权利不再,压在朱翊钧头上的“三座大山”,就再也不能阻止他的事实亲政了,不知道这会让大明王朝走向何处,还会如原本历史一般逐渐衰落下去吗?
刚开始听到这个噩耗时,钟南还不敢相信,直到所有的市井小民们都在大加讨论,他才确认首辅大人是真的走了。张居正加上四年前故去的戚继光,爱读历史故事的钟南所熟悉的万历朝大人物,如今在世的已经不多了。梳理着这些或相同或已改变的历史事件,钟南知道,大明王朝或许安稳不了太久了。
谁都没有想到变化来得如此之快,三月初,倭国的丰臣秀吉正式发布命令,以九个军团共十五万兵力,大小舰艇七百余艘,正式出征朝鲜。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倭军便攻陷了朝鲜国都汉城。四十余天后,三都(汉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两个王子被俘,连国王李昖都逃到了义州。一时间,整个朝鲜都处于了倭军的魔爪之下,处在绝望中的李昖连忙派使臣向明朝求救。
此时的朝鲜是大明王朝的藩属国,小弟被人打了,按理说大哥应该帮忙出头才是,哪知事情却多有波折。从五月到七月中旬,整个朝廷上下都在讨论是否出兵朝鲜,尽管李昖多次派人游说各部尚书、侍郎等大人物,可是万历始终没有下定决心派兵援朝。加上张居正刚逝世,朝中各派的权利分配和洗牌还未结束,没人能够像曾经的首辅大人一样一言九鼎做出决定。
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朝鲜人民,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时间拖延到了七月底,此时的丰臣秀吉野心膨胀,要求琉球、菲律宾臣服朝贡于倭国,消息传到明朝,激怒了万历皇帝和众位大臣,明朝上下已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个东洋强人的野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万历皇帝自然绝不能容忍,时任兵部侍郎宋应昌也上疏:“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我救朝鲜,非止为属国也。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不仅仅是兵部,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也主张援朝,“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的观点很快就深入人心,朝廷上下基本达成了“迎敌于外,毋使入境”的共识。
八月初,万历皇帝下令,同意了李昖的发兵请求,派遣辽东游击将军史儒率骑兵两千出征,副总兵祖承训率骑兵三千跟进。哪知道出师不利,先是史儒进到平壤附近,因道路不熟,误中埋伏,加上火器也无法在雨天发挥作用,整个骑兵营全军覆没,史儒力战牺牲。之后的祖承训率领三千骑兵乘敌不备,攻入平壤,随即陷入了巷战,被七百名倭军火绳枪手连番伏击,骑兵和火统的威力还没发挥出来,就又收获了一场惨败。
这祖承训可不是普通的阿猫阿狗啊(明末的名将祖大寿是其儿子),祖家是辽东武人世家,他本人原是李成梁的家丁,长年跟随这位辽东名将和蒙古人作战,曾经以三万骑兵击败过十万土蛮,是边庭的知名勇将,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而且其人勇猛善战,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合适的出征人选。
祖承训出发前似乎就没看得起倭军,虽然已经知道了史儒全军覆没,也仅仅是带上三千骑兵,他想当然地认为带着手下的精骑杀到平壤,然后不废吹灰之力便能解决掉十五万倭军。
事情的进展比想象中更顺利,从辽东出发后,一路上祖承训压根就没碰上几个敌人,于是他更为自信,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眼看平壤城已近在眼前。于是祖副总兵误以为倭军知道他的威名,听闻他前来攻城被吓破了胆,不但城墙上无人守卫,连城门都大大地向自己敞开着,依稀看见里面只有几个零散的倭军。祖承训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随即发动冲锋,三千人马就此冲入了平壤城内。
其实祖承训率军进入朝鲜的那天,倭军的小西行长便得到了消息。小西行长是丰臣秀吉最为得力的战将,虽然他只是九个军团中第一军团的长官,可是却是话语权最大的一个将领。
对于祖承训这个不请自来的客人,小西行长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加藤清正(另一军团的长官)等将领表示一方面要固守城池,另外也需派人出外迎敌之时,他却表示了反对。在小西行长看来,己方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既然明军如此托大,那么他们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之原则还是需要坚持的——即使在倭军已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不例外。所以当祖承训全军入城后,先是一声炮响,原本异常安静的街道就突然喧哗了起来,倭军从各个隐藏地纷纷现身,并快速占据有利地形,利用火绳枪射击明军。
经过倭军的几轮齐射,明军损失惨重,祖承训也被打蒙了,他原以为倭军都是些没开化的野蛮人,谁知道这帮野蛮人不但熟知兵法,还会用“空城计”打他们一个埋伏。于是自大的祖副总兵碰上了准备充分的小西行长,其结果可想而知,祖承训在短暂抵抗一番后,毫无悬念地丢盔弃甲,最后带着几个亲兵仓惶逃回了国内。
战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朝廷上下大惊失色,朱翊钧雷霆震怒,要斩了祖承训,众人力保才让祖捡回一条小命。这个时候,无论之前主战还是主和的大臣们都一致同意远征援朝,只是派谁去是个大问题。连续三天上朝都是讨论人选,各派系互相扯皮后,仅仅确定了兵部侍郎宋应昌为经略使,总领抗倭事宜,至于前线大将是谁,仍然还没有定论。
其时万历一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酋都在几年前相继逝世,所以对倭作战有经验的大将已不多。原本有人提议李成梁,可是这位“辽东王”被罢官还没两年,要是此时复出不是打皇帝的脸吗;至于熊廷弼、孙承宪等人还是毛头小子,离他们独当一面还为时还早;袁崇焕就更不用说了,才出生不久,还没谁知道他的军事才能呢。
宋应昌是嘉靖年间的进士,时任兵部右侍郎,和尚书石星比起来,宋应昌并不起眼,他每天不是在各处军营跑来跑去,就是在办公室里研究地图兵书,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这样的一个人,要想引起别人注意也困难,然而万历却接连两次拒绝了兵部尚书石星的请战,将入朝作战的任务交给了侍郎宋应昌。万历皇帝是个明白人,在打仗一事上,能不能吹和能不能打,那是两码事,此后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是一个极为英明的选择。
宋应昌为人沉默寡言,却深通韬略,熟知兵法,他虽然从未主动请战,却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且做事毫不拖拉,临危受命之后,他片刻不停,立即开始制定进攻计划,同时他还向皇帝举荐了前线大将。
过了一个月,朝廷上下终于确定了援朝之战的前线大将——时任陕西总兵的李如松,这也是宋应昌力荐之人,对此各位大臣均无异议。虽说李如松是李成梁之子,但是三年多前的宁夏战役正是他打出了大明王朝的威风,朱翊钧亦相信此次援朝战争,李如松不会让自己失望。
原本普通的一名大学新生,自从天降横福获得一枚铜钱之后,生活便开始变得多姿多彩,与美女明星暧昧不断。且看追美高手,如何纵横花丛,各种泡妞手段,轮番上演,精彩纷呈,不容错过。(书友群204599718虚位以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追美高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一剑生,一剑死,大家都忙,用剑说话!惹我不算事,惹我妹要你命,不服开干!从得到最牛逼的剑,最无敌的传承开始,注定这一路上我要牛逼轰轰,直到我的脚踏在神魔的肩上,我的剑斩开云霄,九天任我行。就这样,我以为在这世间,我是最牛的,等小雨出现,我错了,她可是一统万帝的至高神帝。对了,你们还不知道,小雨是我的妹妹,亲的那种。...
滴答滴答杂乱不堪的酒桌上,残留的酒水顺着光滑的桌面落在酒桌下横躺着的身体上。感受着喉咙处传来的干涩,陈慕猛地睁开双眼,忍着头痛欲裂的感觉,迷茫的看着周围这个极为陌生的破旧屋子。这是哪讨论群657895679...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Ps今天晚上会早点更新,二更在2点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在拼命生,心心念念都是生儿子,女主还在三婶肚子里。从末世而来,三观不太正的某人,万万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无耻的家人,太棒了,所以他都不用下地干活了。还好他精神力跟了过来,第一天,李家的宝贝蛋跟娘斗智斗勇,先把奶断了。第二天,三岁看老,李家的孩子以后一定没出息,结果李家的小崽子指挥他爹带着木盆到了河边,对着河面嗷嗷几声,一条大鱼就跳进木盆。第三天,一大帮熊孩子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对着大河练嗓,仔细听,都是嗷嗷叫肉肉肉,不相邪又觉得丢面的大人,三更半夜的出来试一试。李寡妇横眉,全都是傻逼,当谁都有她孙子的福气啊!喜欢看年代文的小姐姐可以收藏我的专栏预收文①穿越在七零末~所有人都觉得知青回城后,会抛弃妻女,他就不预收文②八十年代之我是军嫂~鲤鱼精报恩,一心阻止婆家发财穿成极品奶奶~她只能静静地修真,为什么儿子戏这么多...
王母这个蟠桃谁也不许动,那是留给我好女婿唐僧的。观音祎弟,看我今天衣服漂亮吗?八戒师父,那遭瘟的猴子又被妖怪抓走了!陈祎吐掉口中的鸡骨头道做僧是门技术活,不是谁都玩得转滴!…PS新品仙侠爆笑菊作,不看悔断肠!沙漠会客厅欢迎仙友入驻15374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