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章 北风起南下季(第1页)

东海关西边不远处,墨水河的上游源头处,积聚了一个小湖,被东海人直接叫做墨水湖。

之前由于东海地区盗匪猖獗,很少有人敢接近,这一带非常荒凉,现在却有了一个颇具人气的小集市。

东海商社消灭龙王寨后,在东海地区建立了初步的秩序,一部分东海村民开始试着走出东海关,拿他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山货和干海货去平原地带交换其它物资,也把东海和平的消息渐渐扩散出去。

慢慢的,开始有胆大的乡民和货郎沿墨水河东上,到墨水湖附近兜售小商品,受到了附近村民的欢迎,销量很好。他们的成功又进一步鼓舞了其他人,使得这附近的商业逐渐繁盛起来。

史若云注意到这一点,领导商务部开设了一个“墨水湖开发管理公司”,维持附近的秩序,对摊位收取每天十文的管理费,又在墨水河上开通定期渡船,运营墨水河至即墨的往返航班。

虽然要交保护费,但是秩序和安全有了保证,交通也更便利了,这片区域很快发展起来,史若云已经在考虑是否开发房地产项目了。

今天,渡船停在湖边,从东边呼啦啦过来了一大群人,哭哭啼啼的,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拉扯了好一顿之后,人群中走出三人上了渡船,向岸上众人挥手告别。岸上众人注视着他们向西远去,好一会儿才返回东海关内。

实际上这确实是生离死别了!

今天是十月十九,天气渐凉,北风已经吹起一阵子了。前不久,陈一成托人捎信来,说他南下的船已经准备好了,将于二十一日启航。当初东海商社与他约定,要派几个人随他去南方看一看,如今是到了出发的时候。

虽然这时代从胶州到长江附近的沿海航线已经比较成熟,风险不大,但“不大”的意思也就是“有可能”!于是出行的三位壮士的待遇提高了最高级,管制物资的供应量提高了三倍,以防万一还写好了遗书……

这三位壮士是商务部的魏万程,以前是做证券投资的;海洋部的许嵩涛,以前家里是卖玉器的;最后一个是陆平,他当年在杭州呆过两年,算是四分之一个土著。出发前他们去文化部找张建国和王同彩狠狠补了一下关于南宋的历史记载,然后揣着一腔豪情壮志和忐忑,还有四个啤酒瓶、一个小玻璃烟灰缸、两面小镜子和二百两白银上路了。

他们坐船到达即墨,又紧接着上了陈家的渡船,在上面见到了陈一成,寒暄一番,乘着船从墨水河南下一直进入胶州湾,然后又沿海向西进入了宽阔的大沽河。

后世大沽河两岸尽是发达的农业区,同样发达的灌溉系统几乎抽干了河水,使得水量并不足以通航。但现在并无这个问题,大沽河水深且阔,即使是海船也开得进去,更别说他们的这艘小船了。

沿河北上一段距离之后,河岸两侧出现了繁华的码头,来往的海船在此停泊,然后用小船通过大沽河西侧一条名为云溪河的支流与胶西城之间转运货物。陈家渡船本来就是适合浅水的平底船,不需换船,直接驶入云溪河,上溯一段距离后,就到了胶州所驻的胶西县城。

胶州和胶西县的历史不长。北宋时这片区域叫板桥镇,之后几经变迁,有时属于莱州,有时属于密州,随着海贸的兴盛,逐渐发展壮大,重要性不断提高,后升为胶西县,几十年前又升为胶州,辖区包括胶州湾周围一大片土地,目前内有胶西、即墨、高密三县,州治驻于胶西县。

胶西县城规模不大,城墙大小和即墨差不多,但是人气却繁盛很多。往来行人车辆川流不息,城中人满为患,商铺屋舍甚至都摊到了城外,顺着道路鳞次栉比几乎延伸到大沽河边上。现在是南下季,各种北方商品不断运入这里,大沽河口两侧的码头上密密麻麻停着几十艘大海船,不时有船扬帆出海。

东海三人随着陈一成在南城外的码头下船,走路进入胶西城,路上不断避让往来的各种车辆行人,竟找回了一点后世逛街的感觉,让他们颇为惊奇。

进了城内,这里的建筑比即墨更为密集,还有不少二层甚至三层的小楼,挂着各种招牌和布幡。街上行人来来往往,各色服饰都有,不但有汉人,还有蒙古、高丽人,甚至还有不少卷毛凸鼻的胡人。

陈一成带他们走到一处“陈记南货”店铺前,从侧门进入后院,给他们安排了一间厢房,然后告罪说还要去访客,就出门了。

三人也闲不住,好不容易见到热闹的大城,都想出去看看,出门的时候正巧碰到陈一成带着人和礼品也刚要出去,双方点头示意了一下就分头朝两边走了。胶州城虽繁盛,面积却不怎么大,魏万程留意了一下陈一成的去向,发现他们走到城北一处大宅子前,恭敬地等着,也不知道是在拜会哪位贵人。

这也不关他们的事,看两眼就继续逛街了。

胶州这边商品汇聚,从北边的人参毛皮到胶东特产的干海货到南边来的檀木香料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卖玻璃的专门店。三人决定打探一下行情,进了店一看,好家伙,后面柜台上陈列着花花绿绿各种玻璃器皿,一个绿色的小玻璃碗,内部还有一道污渍,就要价70贯一个,别的玻璃器也大多是偏红或是偏绿的。一个相对透明的高脚杯放在最里面,许嵩涛问了一下价格,老板看他们不像是能买得起的样子,笑而不语,反而拿出一些五颜六色的琉璃珠子推销起来,说只要一贯一个,留个纪念也好嘛,吓得他们连忙告辞逃了出来。

……

三人逃出玻璃店,又逛了一会,走到一栋三层酒楼前,咬咬牙决定进去见识一下。进去坐在二楼窗边,一边等着上菜,一边看着楼下讨论起来。

正说着,旁边走过来一个穿长衫的年轻男子,对三人做了个揖,开口说:“三位客官,可是海外来的客商?看诸位的模样,是在犯愁该买什么货物吧?可否容小底为诸位介绍一番?”

魏万程站起来回了一揖,请他坐下,问:“不知公子是?”

那人连忙摆手说:“不敢称什么公子,小底赵仲界,是本地的牙人,三位客官称呼小底赵二即可。客官服饰不类我中国,可是海外的客商?”

牙人是古时常见的城市职业,业务是撮合买卖双方完成交易,和中介差不多。

三人相视一眼,这套路有点眼熟,接下来就该是强力推荐某家店,忽悠我们做冤大头,然后拿提成了吧?

但收集点信息也好,魏万程摸着下巴说道:“正是,我们是南洋澳洲人,带了些家乡特产来到北地,现在南下回家,想趁机做些生意,但不知买何才好。”

赵仲界自然是不知道什么澳洲的,不过他不知道的地名多了去了,也没多奇怪,只需要知道他们是往南去的就够了,于是略一思索便开口道:“那便好,北地物产众多,贩去南边,轻松便有一倍利。客官既然是初次跑海,货物不宜太杂,我建议专注山珍、海产、绢缎这三样,此三者贸易量大,既易收购,又易出手。”

“等等,你说绢缎?”魏万程有些奇怪,“我们从南方来,江南一带可是盛产丝绸的啊,怎么还有从北方往南运绢缎的?”

赵仲界微微一笑,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山东之地,自古以来就盛产蚕桑。像东平府、济南府、益都府,几乎家家户户养蚕收丝,十里之内必有织机,方圆百里必有巧匠,江南之地远不能比。直到那赵氏南渡之后,许多桑农织户跟着去了南边,南边的蚕桑之业才日益繁盛起来。然,要论起织工的技术、丝绢的品质,山东绢仍然要强过南绸许多,故常年有人在北地收购绢缎,销往南边。”

现在正处于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过程中就意味着没转移完,北方仍然有大量优势产业,丝织业就是其中之一。南宋之前,山东一带的气候适合蚕桑的生长,盛产优质的丝织品,是中国最大的丝绸产区。之后渐渐转移,但要直到明代,南方的丝织业才会彻底超过北方。

三人颇有种发现新世界的感觉,果然多听人言有好处,态度都恭敬了不少,又接着问:“那请教,山珍和海产都有哪些?”

热门小说推荐
穿越之轻松当军嫂

穿越之轻松当军嫂

岁月长河,悠悠而逝。白玉以为自己会因为这漫长的孤寂,哪怕死在这幻境里,也不会有人知道。哪里晓得,一朝出境,穿越到这茫茫人世间,遇到一个萌包子,过起了平常人的普通日子。又以为养大弟弟,将他教育成人,便是来这世间走一趟的历练,哪晓得冒出来一个黑脸的兵哥哥。兵哥哥是个高富帅,忠犬体贴有人爱,白玉觉得不收了他亏了,收了他,如果命没有跟自己一样长,也亏了。奈何,还没有下定决心,就已经被兵哥哥一证解决了,没白玉什么事了。当然不是这样的,白玉只要乖乖的被军哥哥慢慢宠就好了。...

综穿之拯救痴情女

综穿之拯救痴情女

本书简介亲,你看小说时,曾经为里面的某个阴险狠毒却可怜可悲的女人而遗憾吗?你看电视时,曾经为某个痴情无悔却最终独身的女人而心疼吗?如果有,那么请你不要走开,本文中,作者为这些痴情女子在二十一世纪精挑细选了多位精英男士,保证让这些痴情女子脱离曾经的苦恋,有个幸福美满的结局。本文不虐人(可能吧),不黑人(看我喜不喜欢),喜欢此类型的快到我的碗里来吧。不要客气的收藏一下吧O∩∩O。亲爱的们,刚刚编编下达通知,说周日入V入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谢谢!O∩∩O伯研的文。...

终极全才

终极全才

三流中医大学学生林天成,和手机合体之后,一个手电筒应用,便能让林天成拥有夜视透视能力。美图秀秀,360杀毒等等应用,又能带给他怎样的惊喜?...

最后一个葬魂师

最后一个葬魂师

古语有云八字轻者,身虚,神弱,易近鬼!我的八字就非常的轻!不仅如此,据说我在出生的那天正巧紫薇星降世!这要是换成在古代,我必定会是帝王之相!可惜,却毁在了我的八字轻上面!这让我只有了帝王之相,却没有帝王之命!等待我的只能是百鬼缠身,死于非命!(新书更新慢可以养肥了再看!这段时间了大家不妨看一下阴阳墓师。了解一下乔胖子祖父辈们的故事!另外重生之无赖至尊欢迎大家收看!)...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霍格沃茨是个奇怪的地方。整容失败的魔王求职遭淘汰。套着两层羊毛袜的白发老头,夏天还嫌冷。从不洗头的魔药教授怕秃顶,钥匙管理员爱撸龙!威廉本想平凡度过七年,直到那夜,学院休息室的门把手被偷走(书友群号605848137)...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汉灵帝西园租官,要不要租?租!当然租!因为只要恰好租到灵帝驾崩前的最后一个任期,就等于直接租房租成了房东!租官租成了诸侯!所以,匡扶汉室怎么能只靠埋头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