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8章 过关(第1页)

也许用不了两年,流寇就会为官军所灭!

若是没有清军入塞,内忧外患,流寇的确可以剿灭。

可是,这天下之事,又岂能事事如意,不然也就不会有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吴三桂“冲冠一怒”,被多尔衮摘了桃子。

王泰暗暗叹息。如今是孙传庭的高光时刻,志得意满之时,又岂会在乎旁人的杞人忧天。

“大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我大明的症结,在于天灾人祸下的内忧外患。要想剿灭流贼,击退鞑靼,沉疴得用猛药,否则江山不保不说,还可能失去我汉家衣裳。”

“你倒是说说,何为猛药?”

孙传庭的脸上,有了一丝戏谑的成分。

“大人,小人刚才已经说过,无论是因粮还是清屯,都是猛药。足食才可以安民保兵,但仅仅陕西一地万万不行,大明十三省,须均行此策,还要解决土地兼并,银钱紧缩。今日百姓尚知为国讨贼,却已是怨声载道。再行加饷,只恐百姓不堪重负,自己作贼?”

孙传庭抬起头来,看着王泰,直到王泰隐隐不安时,这才收回了目光。

“王泰,你所做的一切,到底为了什么?”

猛然,孙传庭的脸色一板,他看着王泰,神态严肃。

“大人,可否借纸笔一用?”

王泰恭恭敬敬,孙传庭不由得一怔,一个乡间莽夫,他要纸笔作甚?

王泰上前,沉思片刻,挥笔写了起来。

“大人,小人一片赤诚之心,都在这纸上,大人不妨一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传庭拿起纸张看完,赞许地点了点头。

以诗明志,对读书人出身的孙传庭来说,对王泰的好感莫名地进了一层。

能做出此诗,足可见其人骨节,而后面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更是直抒其胸,足见其志。

“王泰,你读过书吗?”

“回大人,四书五经都读过,不过小人更喜好舞枪弄棒,是以从未考过功名。”

孙传庭微微点了点头,温声道:

“王泰,“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此句出于何处?”

王泰额头冒汗,脑子急速转了一下,很快有了答案。

“回大人,这讲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看来,大人也知道,我朝流寇作乱,内耗不断,便宜的却是关外的东虏。不知小人所解,可合大人之意。”

孙传庭先是一怔,接着一叹,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

“王泰,这么说来,你勾结流寇,都是捕风捉影了。”

王泰心里一稳。看来这位抚台大人,意思已经松动了。

“回大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流寇之所以称为流寇,在于其无一丝一毫之民政生产之措,只知劫掠助饷,所到之处杀戮不断,平城夷镇,裹挟百姓,只有破坏,没有建设。试问此等作为,王泰能心甘情愿为其驱使吗?”

王泰说完,恭恭敬敬退到一旁。孙传庭拍了一下桌子,又是大笑了起来。

“只有破坏,没有建设。王泰,你这一句,倒是颇为贴切,贴切的很啊!”

孙传庭抬起头来,看着王泰,眉头又是微微一皱。

“王泰,那你可知道,本官说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却是为何不能解决?”

“大人,流寇猖獗,都是我大明子民吃不饱饭,只要有饭吃,谁会去做贼?”

孙传庭看了王泰片刻,这才轻轻点了点头。

“王泰,你通实务,知行合一,志向远大,本官相信你是清白的。日后还要记得为国为民,不可负了天下百姓。”

王泰赶紧道:“多谢大人教诲。地方上流寇猖獗,小人想铸造火器,还请大人周全。”

“王泰,咸阳地面上,乡绅屡遭劫掠,剿灭流贼,刻不容缓。本官还有公务,你下去吧。”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在过去那年

重生在过去那年

赵桐芸没想到,死亡不是终结,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阴阳透

阴阳透

我是鬼节那天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跟着师父云游四海,行走于阴阳之间...

我在豪门当夫人

我在豪门当夫人

简介本文又名被退婚后我成了前任他大嫂夫人她天天想守寡。作为一个被同伴送上天的人,冷飒发现她的人生依然充满了变数。她订婚了!她被悔婚了!她又要订...

最强狂婿

最强狂婿

偶得上古神帝之传承,身为赘婿的萧凌然,新的人生开启。纵横都市,唯我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