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诸葛亮做了那么多初始政府投资,当然也不可能给百姓白享受。毕竟这个涉及到的钱粮规模太大了,动辄把几十万百姓按政府雇工养起来,长远谁都受不了。
所以后续还是要靠民间自力更生,政府花出去的钱都是要百姓偿还的。
具体到诸葛亮的规划,他当然是要让将来移民抵达之后给钱。
这些移民享受了“来之前有本地人服劳役帮你们草草盖了屋子、烧荒翻整了地皮”的待遇,花掉了多少劳力成本,明年秋收之后就要额外多缴纳官府相应价款的物资钱粮来冲抵债务。
只不过,诸葛亮这次是“不教而诛”,他没有等移民抵达之后、按移民自愿的原则借贷这些有偿服务。这一点跟糜竺的“官营高利贷屯田”和曹操的“自愿式屯田”都不一样。
为了避免不教而诛的包办恶名,诸葛亮第一年准备不收取百姓利息,只用他们偿还这部分提前享受的有偿劳务的本金。
都不问你要利息了,也就别计较“我又没要求官府组织人提前帮我干活,是官府摊派给我硬要分配人给我干活让我欠工钱债”这些小事了。
这一点也是诸葛亮在“政府建设刺激经济”方面,跟后世的王安石之流一个巨大的差别——
王安石搞青苗法的时候,落实到基层,谁管你百姓到底缺不缺钱有没有青黄不接需要借债渡荒?还不是大量让中产自耕农买单,明明不需要借粮还强行摊派高利贷,让他们背负上沉重的利息负担,最后惨遭返贫。
(不过王安石这种借债思路,也不是一朝一代,一直都有。比如规定经营贷是缓解实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应该定向投放给“青黄不接”的实业家。
但你说你要借钱去组织生产,前些年有的不良银行还害怕你还不上。一说你要去炒房,立刻很放心就放贷了。最近这两年房住不炒才好多了。)
诸葛亮在这方面节操就好得多:不是百姓主动求着借的,那就不问百姓收利息。
诸葛家自己拆借进去腾挪的那部分资金,最后也都会收回来,诸葛亮还没公私不分到自己贴钱做官的程度。
他也理解孔子说的“子贡赎人”的故事的道理,一定要建立一套“做好事有好报”的激励制度。
所以诸葛家也只是把自家出借的那部分周转资金一年的利息损失了,将来不收百姓利息而已。(其实才九个月,到明年九月份收秋税的时候,就会要求百姓还清本金)
……
除夕前两天,第一批益州来的数万移民,以及刚刚调任民部尚书的前益州布政使诸葛瑾,总算是同期抵达了雒阳。
这第一批的移民,是诸葛瑾亲自押运来的,反正他也要上任。
按说民部尚书应该到长安任职,但长安朝廷并没有那么多民政事务要处理,所以刘备提前大笔一挥,准许诸葛瑾不用到长安,直接走汉水转陆路去雒阳,听候李素的调遣。
八年半前,诸葛瑾仕途起步阶段,就是李素当蜀郡太守、他当蜀郡郡丞。后来李素转益州牧,诸葛瑾转蜀郡太守,李素走了他再转布政使。
所以诸葛瑾的仕途履历,也算是严格复制了李素在做地方官时的轨迹,不是做李素的副佐打下手,就是李素高升后接替原来那级的空缺。
八年半从副郡级做到正州级,升得稳扎稳打。对于如何配合老领导工作,诸葛瑾也是颇有心得了。
这次来京,诸葛瑾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和二弟好好叙叙旧。
自从将近三年前改做布政使之后,他就很少跟老领导鞍前马后配合工作了,倒是二弟取代了他在李素面前临听教诲的机会。
对于诸葛瑾的到来,李素和诸葛亮当然也是很欢迎的,李素亲自出城,到城南的废弃皇家园林遗址迎接诸葛瑾,还设宴款待,顺便问问工作。
诸葛亮的姿态比李素更低得多,毕竟他要讲究“孝悌”,得显得兄友弟恭。
李素都迎出城南三十里了,诸葛亮更是提前几天安排了一场视察河南尹南部数县的日程,迎出了伊阙关,一直到伊川上游的新城县迎接诸葛瑾。
“兄长别来无恙,恭喜兄长调任民部尚书。”
诸葛瑾也是老远就看到诸葛亮了,等诸葛亮下马问候后他才下马:“贤弟这个河南尹,难道不值得同喜么,贤弟将来成就,定然远胜愚兄。
愚兄昨日入河南尹,由梁县、阳城而来。虽还未见雒阳状况,但仅看偏僻小县,都治理俨然。今日到了新城,百姓安居乐业,更是让人过目难忘——这河南百姓,连寻常农户,都有住上砖瓦庐舍的么?”
诸葛亮:“些许小事,兄长不必惊讶,见了司空之后再细细说来。”
宇哥,你会装逼吗?呵,装逼不敢说有多大的造诣,就是天赋异禀!!夏宇点了根两块五的甲天下,扣着脚丫子一脸淡然。...
重生的姚瑞雪依旧成了某人的血库,如此,她决定在孙家踩她血上位之前,抢先抱住大腿不被其用,好以报仇虐渣,却不想大腿太粗,不如攻其心直上位。某团长,抱什么...
叶家天才继承人被人残害,导致未婚妻退婚,更被赶出家门。隐姓埋名成为小家族上门女婿,机缘获得长生诀跟惊世医术,从此一飞冲天。这一次,他要洗刷屈辱,夺回属于他的一切。这一次,他注定要站在世界之巅,让众生膜拜!...
穿越大明朝,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那个,我躲在后面,背黑锅我来,送死你们去。...
...
她是被他抛弃的人。也是他用尽手段娶来的妻子。本以为这是他一时兴起的另一个游戏,她避无可避也就奉陪到底。人人都说她是陆少心尖上的女人,因为只有她敢甩他的脸子,而他始终微笑着说她开心就好。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他最憎恶反感的女人,因为他眼睛一眨不眨就把她丢在荒山野岭不闻不问,为了逼她无所不用其极。后来他如愿以偿,她被扫下堂,那天下了大雨,她身下鲜血淋漓,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却笑着对他说了九个字,那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究竟失去了什么。时过境迁,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世间,面孔千万,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