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二章 泄气(第1页)

听到段誉的请求,老人的腰稍微直了下,“那自然能,”马上又弯下去,“就是,就是家中简陋,怕是怠慢了贵人。”

“无妨,无妨,只要不惊扰到就好,”担心他觉得别扭,段誉还是松开了他的手。

“不会的,不会的,”老人连连摆手,侧身道:“贵人这边请!”

“这是太子殿下!”安顺在一旁提醒道。

那老人总算抬了下头,看了眼段誉,脸上满是惶恐:“太子!”

马上准备跪下。

段誉连忙拉起他,“老人家可不敢这样,”

“家里有几口人啊?”

“一共五口,小老儿夫妇和儿子儿媳,还有这个孙儿,有两个女儿,都已经嫁人了,”

“您今年高寿?”

“不敢当高寿,小老儿今年虚活了四十六岁,”

段誉又是说不出话来,四十六?看起来,真像是六十四的。

一路拉着家常,他们穿过十多排茅屋,最后在中间左边第一家门前停下,和他们一路过来的其它家一样,这家由木板拼成,明显有大大小小缝隙的门,也是紧紧的关着。

家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整个新建的村落,此时也是寂静无声,段誉能听到,自己一行人的脚步声,在街那头的回想。

他的心情挺沉重。

老人有些尴尬:“太子,容小老儿……”

段誉其实更尴尬,忙道:“你请,”

不管怎么样的人家,代客的人家总希望能体面些,总得让人家准备下。

他这么来,说起来也算是恶客。

老人带着孙子又给他行了一礼,叫开门,匆匆走了进去,也没一会,就带着个段誉现在也说不好年岁的人,最多在三十上下,应该是他儿子的人吧,迎到门外,都是头也不敢抬:“太子,寒舍简陋……”

却是连蓬荜生辉之类的也说不出来。

“叨扰了,”段誉道。

正待进去,段易长却先抢了进去,段誉抿住嘴,停下了脚步,这些事,也得配合。

等到他进去时,才知道段易长为什么那么快就检查完,实在是,除了家徒四壁,还是家徒四壁。

屋里虽然不是太亮,一眼看去,却看得非常通透,只在正中摆了张泛着油光的方桌,周围不多不少,五把椅子。

一个看来同样有年头的柜子靠墙放着,上面放着一个牌位和香炉。

旁边的墙有光透进来,段誉分辨了一下,墙的主体,还是茅草、芦苇等,只是两面都糊着泥巴。

旁边的三个门,都没装门,两个挂着竹帘的应该是卧房,另外一个,是伙房——段易长出去了一下。

地当然是泥地,不甚平整,看起来原来应该更不平整,因为明显有填补的痕迹。

“家中可还有粮食?”

那个老人又有些犹豫,沉默一会道:“皇上仁慈……”后面的话就又有些说不下去的样子。

“老人家,无妨,有话直说,这是太子,有什么事他都会给你做主,”有人说道。

段誉一看,竟是高智昌。

这个态度,就有些玩味了,想看我这边的笑话?

但段誉却也无话可说,如果真有问题,看不看,它都存在。

他眼角余光扫过了安顺,发现安顺竟然不是很紧张的样子,他稍微放心了点。

门口这时传来一阵响动,段誉一看,段易长正从一个侍卫手中接过一捆柴,看来就是老人刚才倒在路旁的那捆,问道:“老丈,放到伙房吗?”

老人又是一连串的“可不敢,可不敢,”和儿子两人,想争着把柴火从段易长手上接下来。

段誉有些欣慰,又有些无奈的道:“段统领,你看看这柴火上的绿叶,刚砍下来,还是活的,湿的,是不是先得放太阳底下晒晒?”

表现不错的段易长顿时脸有些红,是,这样的柴怎么烧?“我来我来,”抱着那捆柴又出去了。

热门小说推荐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八零后的沈飞扬辛苦拼搏,却在年过半百的时候惨遭车祸,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不是医院的白墙,也不是到了阴曹地府,反而是穿越到了五零后小姑娘沈云芳身上。好死不死的,小姑娘现在刚刚十五岁,也就是说,她穿越在了吃不饱穿不暖,还动乱万分的七十年代。哼哼,这些都难不倒在社会中拼搏了大半辈子的智慧女人,且看她怎么左手鸡右手鸭...

斗战神

斗战神

一个寒门天才,一个残酷的世界,一部不屈的斗战史。拥有绝世传承的少年,为了追寻心爱的女子,从边陲小城踏出。之后一路战胜无尽天才,横扫各路势力,一步步踏足万界巅峰!我不是针对哪个神灵,我是说,诸天所有的神灵,都是辣鸡!...

重生农村彪悍媳

重生农村彪悍媳

上辈子的方萍英,因为她的不知足,她的贪慕虚荣,毫不留恋的将千般维护她的男人推向别人,最后她却凄惨潦倒的过完一生,晚景凄凉。重活一世,方萍英有很多事想做。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再次俘虏这个宠爱了她两世的男人。关键词军婚,爽文。文现代架空,切勿对号已有完结作品荷香田园肥田喜事极...

隐婚,天降巨富老公!

隐婚,天降巨富老公!

苏贝打死也不会想到,临时抓了个司机结婚,抓到的竟然是堂堂陆氏集团的掌权人陆赫霆。  婚后,她带着双胞胎认真工作养家糊口。  丈夫是司机有什么关系?她这...

大宋最狠暴君

大宋最狠暴君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光烛影上面,就在赵宋这些没有血性的怂蛋皇帝身上,在这些敢喊此非儒臣待遇,被惯坏了的士大夫们身上!朕,功盖三皇五帝,德配尧舜禹汤,诛卿九族,掀了这桌子!都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