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二章 父慈子孝(第1页)

御书房里,段正淳笑呵呵的对段誉说:“誉儿,听说,昨天大家在你那儿过得不错?”

是不是不错,你还能不知道?

“儿子为了让兄弟姐妹们高兴,是做了些准备,但儿子也没少说正恒和正坤。”

虽然段正淳没提,他觉得,自己还是主动提一下最好,免得这个妃那个妃的瞎吹枕头风。

段正淳却点头:“就该这样,兄弟之间,就该坦诚,有话直说,当初,我和你正明伯父,连架都没少打,”

他当然对这一次孩子们的会面比较关心。

说起来,段誉是不错,但以前待几个兄弟,有些嫌礼貌有加,亲热却不太够。

段正淳心下明白,那可能有受到高升洁的影响——女人啊!

但这一次,他却很是满意,跟那几个同父异母的姐妹兄弟,段誉真是毫不见外,有些话虽有些戏谑,但也并不道理。

再说,和家里的姐妹兄弟说话,不就应该随意些吗?

至于开玩笑,他很是怀念以前能随意和人开玩笑的日子,现在,唉!

段誉听他这么一说,马上想都不想的说:“那儿子以后抓住机会,也打打他们?”

“呵呵,”段正淳忍不住笑,“他们要是做错事,说错话,你这个做大哥的,当然能教导他们,”

他看着眼前的儿子,真是越看越喜欢。

这孩子,好读儒书,但以前略嫌过于方正——有些像泰明家的明清,说话做事,总是一板一眼的,虽稳重,但难免有些无趣。

现在,可真是要活泼自然得多。

关键是,不但人活泼自然起来,还常有让大家越想越觉得上佳的巧记妙思,以及,昨天传出来的他作的那阕采桑子,初听平常,但一琢磨,他们一屋子人都忍不住叫好。

用黄昊的话说:“虽平实质朴,但却称得上是大巧不工!”

竟然说就从这阕词来看,自己这儿子,于诗词一道,已然有了非同一般的水平。

虽段正淳也知道,黄昊他们的评价,难免有些过誉,但相比往日的水准,儿子现在的诗作水准,确实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这就等于是,儿子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你叫他如何不越看越是喜欢?

真是佛祖保佑,祖宗保佑!

“儿子就把这当父皇的口谕,”段誉马上顺杆子往上爬。

“你啊你啊,”段正淳指着他道:“你知道,从昨天起,宫里有人对你有意见了吗?”

段誉心说,这样的事,那是免不了的,“儿子却是不知,但只要不是父皇就好,”

“哈哈,”段正淳又笑,“荣妃说,正坤昨天问她一盒胭脂花费几何,知道后,竟然说,那抵得上京城左近一户中等人家一年的结余,所以太过奢侈,”

段誉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没想到,正坤竟然这么快就去了解这些事,但是父皇,儿子觉得,荣妃娘娘,应该因此感到高兴吧!”

荣妃向你吹这样的枕头风,重点应该是他儿子进步了,懂事了,当然,也会顺道小小的踩我一下。

正坤这小子,怎么只关心胭脂水粉这些小玩意?你问问你老娘的那些郑重的装起来的珠宝啊,那应该才是真奢侈,可能随便拿出来一件,就抵得上一户中等人家几辈子的收入。

段正淳没有说荣妃如何,他也抚须道:“为父是很高兴正坤能关心这些事,”

所以说,荣妃的枕头风吹得很成功。

但你知道这事即便有功劳,也要算在我头上吗?

算了,我也不在乎这个,“作为皇室子弟,儿子等,本就应该多关心这些民生之事,”

“誉儿你能明白这些,还能教导弟弟们也要如此,为父很是高兴,”段正淳说:“你这个大哥,做得很不错!”

他也清楚,想让自己现在及将来还会有的儿子和睦相处,委实是有些难,但这不妨碍他对段誉寄托这样的期望。

热门小说推荐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

八零后的沈飞扬辛苦拼搏,却在年过半百的时候惨遭车祸,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不是医院的白墙,也不是到了阴曹地府,反而是穿越到了五零后小姑娘沈云芳身上。好死不死的,小姑娘现在刚刚十五岁,也就是说,她穿越在了吃不饱穿不暖,还动乱万分的七十年代。哼哼,这些都难不倒在社会中拼搏了大半辈子的智慧女人,且看她怎么左手鸡右手鸭...

斗战神

斗战神

一个寒门天才,一个残酷的世界,一部不屈的斗战史。拥有绝世传承的少年,为了追寻心爱的女子,从边陲小城踏出。之后一路战胜无尽天才,横扫各路势力,一步步踏足万界巅峰!我不是针对哪个神灵,我是说,诸天所有的神灵,都是辣鸡!...

重生农村彪悍媳

重生农村彪悍媳

上辈子的方萍英,因为她的不知足,她的贪慕虚荣,毫不留恋的将千般维护她的男人推向别人,最后她却凄惨潦倒的过完一生,晚景凄凉。重活一世,方萍英有很多事想做。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再次俘虏这个宠爱了她两世的男人。关键词军婚,爽文。文现代架空,切勿对号已有完结作品荷香田园肥田喜事极...

隐婚,天降巨富老公!

隐婚,天降巨富老公!

苏贝打死也不会想到,临时抓了个司机结婚,抓到的竟然是堂堂陆氏集团的掌权人陆赫霆。  婚后,她带着双胞胎认真工作养家糊口。  丈夫是司机有什么关系?她这...

大宋最狠暴君

大宋最狠暴君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光烛影上面,就在赵宋这些没有血性的怂蛋皇帝身上,在这些敢喊此非儒臣待遇,被惯坏了的士大夫们身上!朕,功盖三皇五帝,德配尧舜禹汤,诛卿九族,掀了这桌子!都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