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章 线索断(第2页)

朱祁钰心中愈发疑惑,一个看似平凡的文臣,为何会‘心仪’上吴太后?无论年纪还是地位,李文博与吴太后之间似乎并无交集。

朱祁钰继续翻阅着卷宗,翻到他科举前的资料,发现李文博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塾师。

李文博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深得父亲的宠爱和同乡的赞誉。他不仅在诗文上有所造诣,还对天文地理、兵法谋略颇有研究,这在当时文人中颇为罕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文博的才名逐渐传到了京城,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注意。他们认为李文博是难得的人才,若能入朝为官,定能为国家效力。

于是,在他们的推荐下,李文博参加了科举考试。虽然他的科举成绩并不突出,但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对时政的独到见解,最终还是被选入翰林院,成为一名编修。

非常正常平凡的人生经历,谁看了都找不出任何异常之处。

又想起李文博那张略是英俊的面孔,朱祁钰抬头:“李文博可有家室?”

杨继宗翻阅了一下手中的资料,回答道:“殿下,据我们所知,李文博尚未婚配,一直单身。”

朱祁钰暗道那更奇怪了。

心中暗想一个单身的文臣,无缘无故地对太后产生“倾慕”,这背后必有蹊跷。他继续追问:“那他平日里与哪些人交往密切?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朋友或者同党?”

杨继宗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据臣所知,李文博平日里为人低调,不喜张扬,但与他交往的人却都是些有识之士。他与翰林院的几位同僚关系不错,尤其是与张博、赵明两位学士来往较多。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学问,交流心得。”

“那女子呢?可有婚约或者定亲?”

杨继宗翻动着手中的资料,忽然一顿:“婚约倒是没有,但是听说他最近与一位名叫柳如烟的女子走得很近。柳如烟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家世显赫,其父是朝中重臣柳大人。据闻,李文博与柳如烟在一次文会上相识,两人谈诗论画,颇为投缘。”

“此后,李文博便经常出入柳府,但未有定亲的迹象,柳大人似看不起李文博的出身。”

“柳如烟。。。。。。”

朱祁钰嘀咕了几声,“柳大人和李文博的关系如何?”

杨继宗继续说道:“殿下,据臣所知,柳大人对李文博并无特别的好感,甚至有些轻视。他觉得李文博出身低微,虽然才华横溢,但与柳如烟门不当户不对。柳大人曾私下表示,他不希望女儿与李文博有过多的交往。”

“查一下这个柳大人。”

杨继宗不理解查柳大人做什么?他完全是与案件无关的局外人。但既然殿下有令,他便不敢怠慢,立刻着手调查。

杨继宗首先拜访了朝中的几位同僚,从他们口中得知柳大人虽然官居高位,但为人清廉,治家严谨,对子女的教育也十分重视。柳大人在朝中口碑甚佳,素有公正无私之名,因此,他对于李文博的轻视并非出于私心,而是真正地为女儿的未来考虑。

杨继宗是郕王吩咐派来的调查女儿与李文博一事,外头都传出了流言蜚语说是李文博与柳如烟有私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佳上门女婿

最佳上门女婿

被迫当了八年废物的我,却有一个貌美如花的老婆,现在丈母娘打算把我老婆推给富二代!...

禁欲小叔是位假佛子

禁欲小叔是位假佛子

传闻傅氏掌权人冷静自持,斯文禁欲,宛若佛子,想要嫁给他的数不胜数。他身边有个小姑娘,温婉大方,浓情氤氲。按照辈分,她要叫声小叔(无血缘非养成)自初见起,她便对他上了心,感激他的温柔体贴与出手相助。他们身份相差悬殊,姜愿为了跟上他的步伐,努力做到卓越。本以为暗恋永无天日,随着交集越来越多,她主动出击,不动声色。...

不再床上说爱你

不再床上说爱你

结婚一年,丈夫周而复始的在外面找女人,慕小西捉了一年的奸,终究还是没有阻挡住丈夫出轨的步伐。陪酒女,秘书,堂妹,再到最好的朋友,顾少宸睡遍了她身旁的女人。也睡死了慕小西的心。奶奶重病需要钱救命,高高在上的丈夫一毛不拔,慕小西被逼无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是南城只手遮天的人,从慕小西委身于他的那天起,她就知道他们之间不会有结果。可是最后还是沉醉在他醉人的温柔里。王子和灰姑娘毕竟只是童话,后来有一天,良辰吉时,他意气风发挽着他最爱的女人走上人生最辉煌的巅峰。而她站在台下,掩去眼中落寞,笑着祝福小舅舅,新婚快乐!百年好合!...

下堂王妃驯夫记

下堂王妃驯夫记

他是东临齐王,曾经叱咤沙场的战神,一场战事一个阴谋毁了他的骄傲她是安庆大将之女,一场背叛一场退婚毁了她的声名。一场上位者不怀好意的赐婚把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硬生生凑到了一起,她一心保护好自己,但她只考虑到要怎么在那个男人眼皮底下安然脱身,却从未想过若是在那个男人那里丢了心该怎么办。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他心中的那人,她只想他好好的。她倾尽所有的付出好不容易换来他一丝的怜惜,却在另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一点点被磨光,她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渐渐冷了,之后他更是轻易被人挑唆认定她不衷,她终于心死离开,放两人自由。可总有人不愿放过她,想夺她性命永绝后患,多年后她再次回来时,又会书写怎样的爱恨情仇。...

大宋最狠暴君

大宋最狠暴君

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题上面,那些不过是用来挡住屁股蛋子的遮羞布而已。真正的根源,就在赵大得位不正上面,就在赵二斧光烛影上面,就在赵宋这些没有血性的怂蛋皇帝身上,在这些敢喊此非儒臣待遇,被惯坏了的士大夫们身上!朕,功盖三皇五帝,德配尧舜禹汤,诛卿九族,掀了这桌子!都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