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胡宗宪领着贺六来到内室之中。
胡宗宪对贺六坦诚相待:“老六,我知道你来江南,明里是查抄那吴良庸的宅子。暗里嘛,却是来查两淮盐税亏空的事。”
贺六笑了笑:“朝廷有规矩,受密旨办差,不得将旨意外泄!还请胡部堂体谅。”
胡宗宪坐到椅子上,拿起茶盅喝了口茶,道:“是啊,朝廷有朝廷的规矩。这里只有我们两人。没有什么总督、钦差,只有锦衣卫的同辈好友。你不愿承认,我也不能再追问。我只问你一句话,你可知道大明一年的财税,浙江、南直隶要占到几成?”
贺六想了想,说道:“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要数江南最为富庶。浙、直的财税,恐怕要占到国库收入的半壁江山。”
胡宗宪点了点头:“去年一年,河南水灾、陕西蝗灾、山东旱灾。今年冬,北直隶又闹起了饥荒。鞑靼人虽说早跟朝廷议和,可在九边重镇还是一个劲的挑衅。九边防务每年都要耗去大笔的军费。南边的安南国又对南疆虎视眈眈。东南呢,还要抵御倭寇。皇上今年又修了几座道观,起了几座宫殿。大明的国库,称得上是捉襟见肘。。。”
胡宗宪先是替朝廷诉了一阵苦,而后他话锋一转:“浙直两地的财税占了国库收入的一半儿。国库又捉襟见肘。所以,浙、直不能乱!浙直一乱,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身为皇上钦命的浙直总督,不得不从大局着眼。老六,你能体谅我的苦衷么?”
胡宗宪话里有话:浙直不能乱。你贺六来清查两淮盐税不要紧,万勿东拉西扯,搅得浙直乱成一锅粥。
贺六不是笨人。他听得出胡宗宪的话音。
贺六装起了糊涂:“胡部堂,您这话我就听不明白了。我循礼循法办差,难道我办的差事能搅乱江南?”
胡宗宪苦笑一声:“你以为呢?当着明人不说暗话。两淮盐税的亏空,牵扯的官员太多了!江南官场又是派系林立,严阁老的人、裕王的人、吕公公的人,一群人乌眼鸡一样整日里争来斗去。我这个补锅匠,只能勉力维持江南官场的平衡。一句话,你办事要有度!且要从大局着眼!”
胡宗宪是治世能臣。他上任浙直总督三年,宵衣旰食、呕心沥血。都察院的御史曾上奏,胡总督三年里瘦了整整二十斤。
也正因如此,嘉靖帝才会说:朝廷一日不可无东南,东南一日不可无胡宗宪。
贺六拱手道:“胡部堂放心。我贺六不是贪功好利的愣头青,办差时会掌握好分寸的。”
胡宗宪道:“嗯,老六,你处置《百官行录》的事,我已然听说了。看得出,你是个沉稳的人。好了,你也乏了,我先告辞。有任何需要,你派人跟我说就是了。”
胡宗宪走了。
老胡走进内室:“老六,胡部堂跟你说啥了?”
贺六叹了口气:“他对我说,不要因为查盐税亏空而搅乱浙直。浙直一乱,天下必大乱。”
老胡点点头:“胡部堂是出了名的善谋大局。他说的没错,国库现在全靠浙直支撑。这地方要是乱了套,整个大明都得跟着吃瓜落。”
贺六道:“可皇上、陆指挥使交代下来的事情,咱们又不能不办!”
老胡道:“你要先理清头绪。江南官场官职最高的几人中,胡部堂是严阁老的人;南直隶巡抚赵贞吉是裕王的人;浙江巡抚郑必昌是严阁老的人,还是前任两淮盐运使吴良庸的儿女亲家;浙江布政使何茂才也是严阁老的人。。。。你要掀那吴良庸的老底,就等于掀严阁老的老底——亦等于掀大半个江南官场的老底。”
贺六道:“其实胡部堂只算半个严阁老的人。陆指挥使临我走前,亲口对我说过:胡宗宪既是严阁老的门生,更是忠于皇上的人。”
老胡道:“罢了,陆指挥使给了你两件差事。一件是查抄吴良庸的府邸,一件则是查清两淮盐税亏空的事。咱们这几日先办好第一件差事,查抄那吴良庸的宅子就是了。”
第二日,贺六和老胡领着一百锦衣卫力士来到了罪官吴良庸的府邸。
吴良庸已被下旨夺去官职,打入诏狱。他的宅子早就被总督府的三百多名亲兵看了起来,只等京里派钦差下来查抄。
柳雅睁开眼睛就是破墙烂瓦小土炕。可怜那瘫痪的老爹纯良的弟弟都面黄肌瘦。这是家,还是难民营?咱上辈子是杀手,这辈子是能手空手都能套白狼,废物也能变...
简介本文又名被退婚后我成了前任他大嫂夫人她天天想守寡。作为一个被同伴送上天的人,冷飒发现她的人生依然充满了变数。她订婚了!她被悔婚了!她又要订...
云杉,21世纪的女汉子快递员,一场车祸然让她魂穿架空古代,重生成丈夫从军刚死,就被大嫂污蔑勾引大伯愤而撞墙身亡的新寡,一睁眼,与一双胞胎儿女就被逐出家门。拉着两个黑瘦得麻杆似的儿女,看着位于半山腰上与野兽为伴的破屋,看着几亩贫瘠沙地及屋子周围的乱石堆。云杉泪奔这种田模式开启的也太他妈坑爹了!没想到更坑爹的是,...
穿越大明朝,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那个,我躲在后面,背黑锅我来,送死你们去。书友群645915254全订者可私聊管理加vip群。新书回到明朝做仁君已发,求收藏求投资求月票!...
问何为大? 答再无可比较者,为大。 问何为道? 答无始无终,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无师无上者为道。 问何为宗? 答...
世界顶级雇佣军林天厌倦佣兵生活,返回都市,本来准备惬意的享受都市生活,谁料,麻烦接踵而至,一波接着一波,让原本安逸的生活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