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30章 贾诩复出连克二县(第2页)

张辽已经彻底信服贾诩了:“那先生说怎么做吧。”

贾诩:“张中郎,你有两万兵马,步骑各一万,步兵反正也走不快,今天一天都到不了闻喜或者东垣任何一处。所以,不如暂定往闻喜方向移动——我觉得徐晃本人在闻喜的可能更大一些,这一点没法确定,只能是稍微赌一下,赌不中也没关系。

步军往闻喜移动之后,就择机寻这黍葭谷两侧容易设伏的地方,转入防御,时机你自己看着办吩咐下面人就行了。然后,你把骑兵分成两部,并且分别派出斥候去哨探闻喜、东垣的情况,不用太靠近城池。

你拿两三千骑兵,往南直奔东垣,争取截击应该还在路上的粮队,只要截住了,立刻哨马回报是否有发现徐晃。若是发现了徐晃,后军剩下七千骑兵齐上,争取在野战中重创徐晃,这样我们才有把握快速夺下闻喜和东垣。

如果没有发现徐晃,那后军的七千骑绝对不能暴露,甚至要退回黍葭谷北口一些,给敌人漏网之鱼示警求救的机会。等徐晃匆匆带着关羽留给他的河东军全部骑兵来救援堵口时,中郎再全军杀出。

他如果从东垣来,我军就只能用一万骑兵破敌,要是从闻喜来,那就更好办了,刚才说的埋伏在黍葭谷两侧山上的步兵也能派上用场,定叫徐晃有来无回。我军在野战中全歼徐晃的骑兵、甚至斩杀徐晃本人,这不比后续再攻坚战中从城墙上硬啃这些精兵来得方便?”

张辽听到这儿,算是彻底心服口服,立刻按照贾诩的交代,步骑分兵,严密部署,同时分出三千人去劫粮勾引。

还别说,贾诩算的日子算得非常准。

当天午后未时(下午一点),张辽派出的三千疾行轻骑,在部将宋宪的带领下,已经在黍葭谷西南偏南三十多里的地方,堪堪追上了一支运粮队。当时对方距离东垣县城只剩不到二十里路了,要是再晚来一两个时辰,说不定就被他们溜进城了。

因为篷车都被关羽带走了,这支运粮队都是用普通大车构成的,反正也不用走水路,只是承担个中转。护粮的也只是徐晃手下一位无名的别部司马,并不是徐晃本人,护粮士兵大约一两千人。

宋宪带的三千骑兵,好歹也是张辽带出来的精锐,还补充了一些去年抓到的鲜卑王庭精锐骑兵的俘虏,由张辽改造调教后补充到队伍里,都是在漠南见惯了鲜血生死的,战斗力自然不俗。

遇到一个二三线部队的运粮军,当然是轻松击溃了对方,徐晃麾下那个别部司马,也被宋宪刺死了,一大批补给物资被夺。

好在运输队在刚遇敌的时候,就有一些快马斥候成功脱离了队伍,逃得性命去东垣、闻喜求援。这种飞马急报的速度当然快,那都是完全不惜马力哪怕把马跑死都要报信的。

所以当天申时末,徐晃在闻喜就得到了急报。他也知道去得那么晚粮队应该是救不会来了,但他问明了敌军的规模、带兵将领后,觉得至少有必要立刻堵住黍葭谷口,防止敌军的侵扰扩大。

徐晃心中暗忖:“敌人怎么会从黍葭谷口来?那不是从上党阳阿进攻了么?我军跟袁绍没有开战,难道是关将军在雒阳那边已经正式跟袁绍军血战了?

连我都没接到准信,上党的吕布军就算接到,也最多才一天半天,怎么可能出兵那么远?这应该是战前就在阳阿边境巡逻的部队,突然接报后当天就越境劫粮了吧?”

徐晃对敌情的这个判断,放在正常情况下绝对是没问题的,他也不可能因为被劫粮就吓得不敢野战见死不救。所以稍微琢磨了一下,救兵如救火,他就带着关羽留给他的全部五千骑兵先出发了,去救援东垣方向,顺便排查一下沿途被敌军侵扰的风险。

不管怎样,就算敌人劫粮之后撤走了,那他徐晃也要吸取教训,防止下次再犯,直接把黍葭谷口给堵了——可以在黍葭谷口立一个营寨,修些工事,再驻扎一点哨兵。

驻扎太多也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总共就一万机动部队。只能是有个坚固营寨、遇袭哨兵能及时报信并拖住一天半天的,等机动部队援兵抵达协助防守。

徐晃就这样带着五千人,气喘吁吁骑马赶路,傍晚之前进入了黍葭谷。到了谷口之后,徐晃倒也知兵,让部队警戒并稍稍放缓,还下马养一下马力,免得过会儿真遇敌作战时没了马力。

可惜的是,刚入黍葭谷还不到十里路,马力也没养回多少,徐晃走到一处,总觉得两侧山势似乎比较不利,他也有些犹豫,吩咐进一步缓行、让士兵上两侧山坡检查。

然后,似乎是伏兵将领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发现,还真就提前发动、伏兵三起——之所以是三起而不是四起,自然是因为徐晃走得慢,小心,没有彻底进入包围圈。

但前左右三个方向都有敌人,也已经是很难受的事情了。徐晃立刻指挥部队应战,对面居然冒出了一万七千人的大军——张辽埋伏的一万步军,和剩下的七千骑兵。

因为剩下那三千宋宪的劫粮骑兵在东垣方向嘛,而徐晃在闻喜方向,所以宋宪肯定是赶不上战场的。

“稳住!不要慌!”徐晃厉声喝令部队保持秩序,但他自己内心其实颇为惶恐:这哪里是敌军巡逻骑兵恰巧在边境上听说开战、所以过境……

看这架势明明有数万大军!敌人是早就准备不宣而战偷袭了!

——

PS:以上这章四千字。今天其实也有八千字了,剧情可能觉得不多,主要是分出笔墨描写贾诩的因果。

后面几天,可能字数会更慢一些,提前道个歉。好在也看到有书友留言说要养一周再看,我更慢一点也心安理得一点。

当然我绝不是因为书友要养才更慢,是本来刚好写到这里,要精心设计一些诸葛亮初战智斗贾诩的计策。这种情节写起来,真是比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还要慢还要费神。毕竟我是自视甚高,准备写出一个比罗贯中精妙得多的计谋的,这种高脑力情节怎么写得快?

不过提前道歉一下,也是打个预防针——主要是不能保证最终想出来的计策确实精妙到空前绝后,是不是真能做到完全不依赖弱智光环。

毕竟我无法预想一场我现在还没想到的计策对抗能有多精妙,也有可能最终脑力花了,结果确是高开低走。我觉得这后面的情节已经不是那种“研发部的体力活”,而是真的搞“发明创造”的脑力支出了,就像你不能为那种真正的尖端科研投入打个收益率保票,科研失败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提前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热门小说推荐
我是王富贵

我是王富贵

我是王富贵是青史尽成灰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79中文网实时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我是王富贵评论,并不代表79中文网赞同或者支持我是王富贵读者的观点。...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封神之后,已千年。截教圣人自困碧游宫,三界太平。此时,燃灯古佛尚未入灭,释迦如来还未降生。此时,西方婆娑世界,还未开辟。此时,八戒还是天蓬仙,猴子还是石头,金箍棒也还只是定海神针,就连金蝉子,也只是一只金蝉。碧游宫中的通天教主,却已悄然开启了一段奇妙之旅,与来自现代的便利店老板徐吉,每日互换一次身体。于是,现代社会多了一个混元无极圣人。而洪荒三界,则多了一个懵懵懂懂,不知道法神通,却有着圣人道体,无数先天灵宝的凡人。...

胜者为王

胜者为王

我叫常胜,常胜将军的常胜,常常胜利的常胜。我追求的不是有趣的足球,而是可以获得胜利的足球,胜利让我热血沸腾,胜利让我觉得足球有趣!如果你也讨厌做一个失败者...

末世男在七零

末世男在七零

Ps今天晚上会早点更新,二更在2点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在拼命生,心心念念都是生儿子,女主还在三婶肚子里。从末世而来,三观不太正的某人,万万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无耻的家人,太棒了,所以他都不用下地干活了。还好他精神力跟了过来,第一天,李家的宝贝蛋跟娘斗智斗勇,先把奶断了。第二天,三岁看老,李家的孩子以后一定没出息,结果李家的小崽子指挥他爹带着木盆到了河边,对着河面嗷嗷几声,一条大鱼就跳进木盆。第三天,一大帮熊孩子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对着大河练嗓,仔细听,都是嗷嗷叫肉肉肉,不相邪又觉得丢面的大人,三更半夜的出来试一试。李寡妇横眉,全都是傻逼,当谁都有她孙子的福气啊!喜欢看年代文的小姐姐可以收藏我的专栏预收文①穿越在七零末~所有人都觉得知青回城后,会抛弃妻女,他就不预收文②八十年代之我是军嫂~鲤鱼精报恩,一心阻止婆家发财穿成极品奶奶~她只能静静地修真,为什么儿子戏这么多...

此情难言

此情难言

每个女人,都期望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我也一样。今天,我嫁给了爱了十二年的男人,只不过,用的是我姐姐秦佳梦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