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1世纪的看官,或许会对“提升女人在纺织业上的产出效率和收益”,居然能有助于盘活商品经济、提升“民间愿意支付米糠去官营磨坊碾米的比例、提升官营磨坊利用率”感到迷惑不解。
似乎“织布、织锦”和“碾米”根本就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产业。
李素刚当蜀郡太守的时候,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经过几个月的种田治理、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他才改变了自己一开始基于现代人的想法。
因为如今的农家,碾米磨面这种重体力劳动,居然是女人干的!男人负责耕田,女人负责织布磨米。
这一点,从秦汉的劳役刑罚设置也看得出来:秦汉的“劳动改造”从轻到重分为五档。
第二重的叫“鬼薪白粲”,就是要额外给官府、军队当樵夫,提供薪柴。
而最重的叫“城旦舂”,男人城旦,也不一定是筑城,而是承担一切建筑工地类的农民工工种。女人舂,也就是给米面脱壳。这被认为是男女最重的重体力劳动。
秦朝和西汉的时候连磨盘都很少,就一副杵臼,跟后世捣中药材一样捣。每顿烧多少饭就捣多少米面。到了东汉石磨才渐渐多起来,也得人或者牲畜拉磨,水力碾磨还是李素首创。
水力磨坊是李素治理蜀郡时推广的第一批水力机械,本来为了便民、解放劳动力。结果诸葛瑾推广了五个月,穷人舍不得用,不买账,反而要富人赶几十里路来磨米,这让李素很没面子,他就跟这事儿卯上了。
最后深入体察民情的调研结果,就是发现这个时代的穷人,太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当财富了。
其实别说汉末,就是到明清,这么想的穷人也大有人在。觉得米糠麦麸是财富,自己的时间、劳力不值钱,能花时间解决的问题绝对不花物质财富去交换,这才叫“会过日子、勤俭持家”。
小农经济嘛,就是这样的,95%的贫困农民没有“商品经济”、“同样的时间去干自己擅长的事情,能够赚更多”的思维。
李素想来想去,就把脑筋动到“建设一些大规模的官营纺织业工场,吸引大批农妇来做工、让她们认识到自己时间的价值”这个方面了,这是最快打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不舍得交易的办法,而且只是在益州一州实施的话,也不怕纺织品过量滞销、没有出路、换不回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物资。
反正大汉朝其他州的纺织业生产效率都还是很低的,这年头穿不暖衣服的人多了去了,绸布不会过剩的。
另外,李素前一年对刘备建议的税制改革,一直没有打通“租庸调”的“庸”这一环,只是把粮税和徭役、兵役建立起简单的置换,但依然没有建立起跟唐朝那样“允许百姓缴纳纺织品代替粮税和徭役”这一环。所以在解决税赋运能、提高财政硬通货储备方面帮助并不大。
把“蜀锦”这一环建起来,才能彻底摆脱蜀地的运输困难,从此收税尽量收高价值密度的物资,让财政征收动员的效率大大提高。就算蜀锦一时穿不完,甚至可以直接当钱花,对外跟其他州贸易——
汉朝西域的那条商路,之所以被后世德国历史学家里希特霍芬定名为“丝绸之路”,最初的论据其实是很想当然的。因为在商路沿途发现了很多古丝绸的遗迹,德国人就想当然以为这条商路是不远万里去罗马卖丝绸的。
但根据21世纪的最新考古成果,其实每一程的丝绸运输都没有超过五百公里。丝绸只是因为轻便、相对价值密度高,被中亚往来商旅当成钱一站站往西花。
比如汉人用丝绸问楼兰人买羊毛,楼兰人再当钱花给波斯人、波斯人再花给塞琉古人……并没有特地万里之遥去专门卖丝绸。
所以,绝对不要怀疑汉末的蜀锦直接当钱花的硬通货属性,就算暂时用不着,人家也会当钱囤积窖藏着。
以至于最初根本没想到在纺织业上稍稍开点挂的李素,在深入了解民情后,硬生生是被自然经济的强大反噬韧性给逼到这一步的。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
虽然要在纺织业上,也搞“动力水力化大生产”,但李素一不会造珍妮纺纱机,二不会造织布机,最初还是走了不少弯路。
作为文科生,他只是对历史很熟,所以知道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机器,但是怎么造,他完全没头绪。
他记得,珍妮机出现之前,18世纪西方就有“水力纺纱机”,而东方在这一点上其实比西方还进步,早在元朝的时候,江南地区就造出了水力大纱机,也就是黄道婆那时候。元末明初“松江棉布”的快速崛起,也跟江南的水力大纱机有关。
(注:元朝成书的《蜀堰记》里也有记载,元朝时成都的都江堰地区已经有水力纺车,但不是纺棉纱的,而是麻纱,因为川中不产棉花。而且都江堰产区是水力纺车最稳定普及的地方,因为只有这儿无论什么天气、季节、一年四季水流水力输出非常稳定)
水力纺纱机要想比人力纺纱效率高,基本原理就是增加纱锭的数量,让一个动力机可以同时拖动好多纱锭同时并联纺纱。阿克莱特的早期水利机是拖4组纱锭,珍妮机一开始就拖8组,元朝王祯的水力大纺车是32组。
汉朝没有广泛种植棉花,也不用棉布,所以等效过来,思路应该是“一个动力机拖动多个并联缫丝轮”。
动力机和传动机构方面好办,反正跟磨坊、锻坊的水车是一样的,就是最后拖并联缫丝轮的时候废了很多周折。
李素让工匠们不断试制,也只做到了并联抽丝,可是试运行了才几组茧,就变得手忙脚乱——缫丝比纺纱最麻烦的点在于一个蚕茧抽完了要重新接上一个新蚕茧的丝头,然后再跟着滚抽丝剥茧,这道工序还是要女人手工完成的,不像棉花纺棉纱时可以直接把一大蓬棉纤维直接卷抽上去。
“难怪蒸汽缫丝机出现比蒸汽纺纱机晚了将近一个世纪,还是晚清的时候日本人才搞出来,果然有点费事。找来的女工连接蚕茧的丝头都来不及,水车缫丝缫快了,不是断线就是漏接。想停下来接丝,又要费事把整个水车的传动脱钩才能停车。”
我是王富贵是青史尽成灰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79中文网实时更新我是王富贵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我是王富贵评论,并不代表79中文网赞同或者支持我是王富贵读者的观点。...
...
封神之后,已千年。截教圣人自困碧游宫,三界太平。此时,燃灯古佛尚未入灭,释迦如来还未降生。此时,西方婆娑世界,还未开辟。此时,八戒还是天蓬仙,猴子还是石头,金箍棒也还只是定海神针,就连金蝉子,也只是一只金蝉。碧游宫中的通天教主,却已悄然开启了一段奇妙之旅,与来自现代的便利店老板徐吉,每日互换一次身体。于是,现代社会多了一个混元无极圣人。而洪荒三界,则多了一个懵懵懂懂,不知道法神通,却有着圣人道体,无数先天灵宝的凡人。...
我叫常胜,常胜将军的常胜,常常胜利的常胜。我追求的不是有趣的足球,而是可以获得胜利的足球,胜利让我热血沸腾,胜利让我觉得足球有趣!如果你也讨厌做一个失败者...
Ps今天晚上会早点更新,二更在2点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在拼命生,心心念念都是生儿子,女主还在三婶肚子里。从末世而来,三观不太正的某人,万万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无耻的家人,太棒了,所以他都不用下地干活了。还好他精神力跟了过来,第一天,李家的宝贝蛋跟娘斗智斗勇,先把奶断了。第二天,三岁看老,李家的孩子以后一定没出息,结果李家的小崽子指挥他爹带着木盆到了河边,对着河面嗷嗷几声,一条大鱼就跳进木盆。第三天,一大帮熊孩子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对着大河练嗓,仔细听,都是嗷嗷叫肉肉肉,不相邪又觉得丢面的大人,三更半夜的出来试一试。李寡妇横眉,全都是傻逼,当谁都有她孙子的福气啊!喜欢看年代文的小姐姐可以收藏我的专栏预收文①穿越在七零末~所有人都觉得知青回城后,会抛弃妻女,他就不预收文②八十年代之我是军嫂~鲤鱼精报恩,一心阻止婆家发财穿成极品奶奶~她只能静静地修真,为什么儿子戏这么多...
每个女人,都期望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我也一样。今天,我嫁给了爱了十二年的男人,只不过,用的是我姐姐秦佳梦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