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五学校放学,魏小佑回到爷爷奶奶家,将大舅来学校找,并希望回姥爷姥娘的住几天的意思告知了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也很支持,并说:
"去吧,小佑来,自从恁娘领着两个弟弟去了淄博,这都大半年了,也该去姥爷姥娘看看了,哪怕住几天也可以,但不能常住,毕竟姥爷姥娘家不同于爷爷奶奶家。"
魏小佑给爷爷奶奶说:
"放心吧,爷爷奶奶,我住一两个星期就回来。"
爷爷还给了魏小佑一些钱,说是让魏小佑学校放学后在集市上买点东西给带着,外甥去姥爷姥娘家不能空手。
魏小佑的姥爷姥娘家在魏王庄的东北方向8里路外的杨庄村,村的东边田地和济宁市嘉祥县搭界。
魏小佑的姥爷姓杨,全名叫杨美功,整个庄子就杨家一个姓氏,只是后来有好多婚后住娘家的出嫁女,村里才多了其他的姓氏。
据魏小佑的姥爷说他们整个村姓杨的都是杨家将的后人,祖上是从河南开封那边躲避灾荒和战乱来到现在杨家庄这儿的。
要说杨家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很多文学作品和戏剧里,杨家将一门忠烈,英雄儿女,三代都忠君爱国,最后却遭到朝中奸臣潘仁美的设计陷害,只留下“七子去,六子归"的悲壮收场!年过半百的佘太君为了继续保家卫国,又带领着杨家女将们披甲上阵、征战四方,后来还流传下来"潘杨不结亲"的族规。
姥爷有一根大约一米多长的旱烟杆,烟斗是一个铮明瓦亮的铜头,烟斗锅子很大,像是能装下一颗大的葡萄粒。烟杆看不出是什么材质,但黝黑有些玉质,姥爷说是祖传的紫玉竹根掏出来的。烟嘴是一整节成人中指长短粗细的和田羊脂玉的,烟叶袋内里是揉浆好的乳羊尿泡(即乳羊膀胱),外面是姥娘用上好的浆布染黑缝制并用金黄丝线绣了两个蝙蝠,是暗含"福在眼前"或"福在袋中"的寓意。
姥爷对他这杆旱烟宝贝的不得了,任谁都不准触碰,每次他抽完烟,都是用和烟叶袋挂在一起的骨质剔棒仔仔细细的清理烟锅子及烟嘴。姥爷总是说等他老了的时候,一定要把他这杆旱烟放在棺材里,带在身边。
记忆里的小时候,姥爷没少用烟杆"敲打"魏小佑的头。
姥爷每每在抽完旱烟时,坐在自制的躺椅上,悠哉悠哉的,就会对魏小佑讲一讲有关杨家将的故事。
姥爷讲说的故事里,真实的杨家将中杨老令公不叫杨继业,而是叫杨业,也是杨家将中的第一代,族谱上有记载的,说其善于骑射,忠烈武勇,颇有智谋。曾追随北汉世祖刘崇,屡立战功,以骁勇闻名,军中将士无有不服,深受世祖器重。在宋太宗灭北汉后,杨业归附了宋朝,雁门关之战时,他突袭辽军,杀死辽国驸马侍中萧咄李,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一战成名,被誉为“杨无敌”,自此威震契丹。
第二代则是杨业之子杨延昭,原名杨延朗,他继承了父亲的英勇,在与辽军的对抗中也表现出色,终年五十七岁。杨延昭智勇善战,所得赏赐都用来犒劳军队,号令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遇到敌人必定身先士卒,作战获胜则把功劳归于部下,所以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力。他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辽军都畏惧他,从不敢犯边。
第三代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详细的文字记载不多,族谱上也是一带而过,或许是后人再也没有了先辈们的光辉和立身朝堂的机会,泯然众人矣,族谱仰或族史再也没有人追根溯源,添荣描誉了吧。
针对于第三代杨文广只是记载了:公元1074年,即熙宁七年,沉寂三十年的辽宋边境再起争端,辽遣使者到宋朝,争河东地界。已75岁的杨文广立刻献阵图及夺取幽燕地区的策略,打算与辽军一战,可惜朝廷还没来得及批复,杨文广就于同年十一月病逝了。
至此杨家的男人们大都为国捐躯,后代所剩无几,尤其在杨文广之后,杨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人才了。
姥爷不止一次的对魏小佑说,农村经常唱的豫剧《杨家将》中的"潘仁美"在历史中叫"潘美",并不是戏剧中那个大奸大恶之人。他曾与赵匡胤出生入死,为大宋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战时,宋太宗任命主将为潘美(即豫剧《杨家将》中的潘仁美),副将为杨业,王侁为监军。因为王侁立功心切,便命令杨业发起进攻,但身经百战且对辽军相当了解的杨业和潘美等人都知道目前并不是进攻的时机,如冒然进攻此战必败。遂杨业向王侁婉转说明当前不是发动进攻的时机,但却被王侁质疑他暗通辽国,所以才不愿意进攻,而一旁的主将潘美及其他副将等人也明知进攻会必败无疑,却最终无一人出来说话。
最终杨业只能带着杨家军拼死一战,后被辽军俘虏,面对辽人的威逼利诱,他始终无动于衷,绝食三天后,壮烈牺牲。由此,身为主将的潘美,应对杨业的死负一定的责任,尽管他没有设计陷害杨业,但民间都觉得杨业的死,与潘美的不作为有关,所以后来演义小说和戏剧为了突出杨业的忠烈,就把潘美塑造成了“潘仁美”这个奸臣形象,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所以,姥爷告诉魏小佑说,这也是"潘杨不结亲"的由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魏小佑不知道姥爷讲的这些有关杨家将的事是不是绝对真实的历史,还是身为杨姓后人的姥爷和他的先祖们,为了证实自己是正宗的杨家将后人而拼凑的祖辈往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其族谱所记载的应该是有几分真实性的,毕竟族谱这东西是一个姓氏、家族传承的最基本的根系之源。
还有就是,魏小佑的姥爷家里一直有一杆很长的铁枪,在堂屋的东间供养杨家老令公杨业戎装画像前的条案旁插着,说是插着,也就是古时摆放兵器的架子上插着。
说是铁枪,只是魏小佑个人的猜测,因为摸上去冰凉,是那种生铁棍棍的感觉。据姥爷告诉魏小佑,枪的名字叫"芦叶枪"。其总长差不多有三米多,枪尖上的红缨已经没有了,现在只剩下扎红缨的铜扣啦。
姥爷说,枪尖上的红缨不仅仅只是一种装饰,它还具有实际的战术意义。即在战斗中,红缨随枪可以遮挡敌人的视线,同时在挥舞时产生风声,增加威慑力。
魏小佑觉得,现在姥爷家的这杆枪应该绝不是祖上传下来的,因为姥爷说过,据老一辈传说,祖上原来的芦叶枪是一丈三尺左右,大概4米多长,重六十八斤之多。而现在,家里保留的这一杆枪也就三米左右,且只有十几斤重,黑不溜秋的,就像一根削尖了的腊条杆子。
直到有一次,姥爷喝了点酒,来了兴趣,让大舅杨延文去屋里拿来了长枪,在院子中间耍了起来,还说这是祖传下来的杨家枪法。魏小佑才有些相信姥爷说的是真的,而且也才知道姥爷居然也会功夫,且这功夫还不一般。
已经六十六七岁的姥爷,拿着几十斤重的长枪,站在院子中间,凝神静气,进退有度,口中念着杨家枪枪法口诀:
"杨家枪法世称雄,前手正后手硬,仰手合手都有空。去似箭回如线,手疾眼快扎人面。舞花枪,眼花撩乱。锁喉枪,鬼神难挡。回马枪,神仙难防。怪莽翻身,梨花盖顶,乌龙翻江出海滩。绣女穿梭奔日月,金门石开抢中皖。要问此枪名和姓,七郎八虎守边关。"
三十六路枪法使完,收势站好,整个人枪合一,脸不红,气不喘,还说:
"练功,练功,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功夫就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会日渐精进的。"
魏小佑借势问姥爷:
"我大舅二舅三舅他们也会耍杨家枪吗?"
姥爷收起耍枪的架式,转身将手里的枪交给大舅,并叮嘱一定要放回枪架上立好了。接着叹了一口气给魏小佑说:
"现在这个时候谁还会用心学这个呀!再说了,也吃不了学武的苦,要知道‘月棍,年刀,一辈子枪,腰里宝剑随身藏。’这句话不是瞎说的……"
喜欢片段人生和辉煌无关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片段人生和辉煌无关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五岁那年救了他,许下成年后的婚约。二十二岁那年,酒吧门口惊险相逢却不相识,从此她顶着他家大恩人的身份,却被坑得泪流满面。哼,黑脸总裁竟然敢把她的仇人当做小时候的她,之月一怒之下带球跑路。某日,粉嘟嘟的小包子气呼呼地指着某张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脸爸比,想追妈咪请排队!正月夫妇,霸气来袭!本书先坑后宠,后期女主变强,男主妻奴德行,慎入小心出不来!...
哥哥逼打胎,继母想谋杀,无奈之下她远走他国三年。三年后,一代影后携萌宝归来,萌宝双手叉腰盯着某男,大叔你是照着我的样子整的吧?某男直接壁咚,悠悠,等宝是我们的儿子吧?怎么可能?我们可没...
超甜,身心干净顶级豪门宫家继承人宫司屿权势滔天,为人阴狠毒辣。唯独疼老婆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霸道占有欲到了病态阶段。某日,他醉酒回家,一把血淋漓的匕首架在自己脖子上,我把命给了你,人也是你的!你要还是不要!她拼命点头要要要!那你会不会跟野男人跑?不敢不敢!不敢?匕首下压,血珠渗出,那群狗男人连你一根指头都比不上!只爱你!老公妻奴忠犬太粘人怎么办?在线等,急!这是一个豪门邪魅贵公子被死而复生通灵少女迷得神魂颠倒六亲不认的故事。通灵风豪门甜宠文,不恐怖,1v1,双c,女主10w字前绵柔小奶猫,后期妖姬段位,包含鬼怪通灵术法,不虐,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不可能。...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她是被他抛弃的人。也是他用尽手段娶来的妻子。本以为这是他一时兴起的另一个游戏,她避无可避也就奉陪到底。人人都说她是陆少心尖上的女人,因为只有她敢甩他的脸子,而他始终微笑着说她开心就好。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他最憎恶反感的女人,因为他眼睛一眨不眨就把她丢在荒山野岭不闻不问,为了逼她无所不用其极。后来他如愿以偿,她被扫下堂,那天下了大雨,她身下鲜血淋漓,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却笑着对他说了九个字,那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究竟失去了什么。时过境迁,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世间,面孔千万,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