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天,天刚亮,全村鸡就打鸣,一声一声,此起彼落,不把人叫起来好像就不停,奶奶给孙女起了小名果果,大名全家一致认为让族长取,族长是秀才,有文化有水平有见识。
吃过早饭,老大和他媳妇,老二和他媳妇,老三没在家,老四再加上柴老头六口人,拿上镰刀,挑上箩筐下地,正是秋天农忙季节,喜得家人,高高兴兴收秋,路上邻居笑着开口问;‘’柴老头,老四媳妇生的男娃还是女娃?”柴老头大声喊着说:“女娃,女娃,满月请大家喝酒。”李老太在家看着两个孙子,孩子太小离不得人,还要照顾老四媳妇,顺带多看着孙女。
李老太从睁开眼就笑呵呵的,嘴巴就没合上过。刚过巳时(也就是现在九点)李老太就给老四媳妇做了吃的,一边喊“茹啊,来吃!”一边走了进来。李茹看着婆婆笑呵呵的,也少了拘束,忙喊娘,同时起身准备下炕,李老太忙上前紧走一步扶住媳妇,说:“就在床上坐。”一边把被子给媳妇往上拽拽,盖了盖。“咱们女人啊平常干活累点没什么,吃苦受罪都不算啥,唯独这月子必须坐好养好,坐不好会留下病根,不在乎这一时,你这一月就是吃好,休息,有什么需要就跟娘说。”李茹接过碗拿起筷子,慢慢吃,眼含泪,十八年来第一次感受到这么细致的照顾,温暖贴心,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生活孝敬婆婆,对这个家好。李老太又翻看孙女身子底下是否要换尿布,干干的,又把孩子包裹好,盖好被子,这果果都没醒,小脸红扑扑的,突然笑了,好像做了好梦,小嘴吮吸着,又吐着泡泡,睡得正香。等李茹吃完,李老太接过碗说:“你躺下休息。”又给媳妇盖了盖被子道:“什么都别想,咱就是吃了睡,谁都不能说你,趁孩子睡着你也闭上眼休息。”说完李老太拿上碗出去了,顺手把门关严。走回厨房,把锅里剩下的盛到两个小碗里端了出去,喊来两个孙子,“欢欢,恒恒来坐。”把棉垫子拿来垫在石凳上让孙子坐下,李老太也随手拽过一个坐下,端起少份的喂二孙孙,孩子小还得喂,等这两孩子吃完,说,“就在咱院子里玩,不要出去。”两孙子齐声说:“知道了,奶奶,”呵呵笑着跑开。李老太拾起碗勺,回了厨房,该准备午饭了。
地里,柴老头带领着儿子媳妇忙的顾不上说话,全家种着二十亩地,还要交公粮,交完公粮,能余十亩的粮食,全家人多,虽不够吃,但不会饿死,这就不错了,族长好,让族里勤快人开荒地,这不用交公粮,这年头地多人少,只要不懒,家家都不会饿死,还能挖些野菜贴补家里吃菜,家家户户房后都会种上蔬菜,大都种白菜,白萝卜。蔬菜种类还不多,农作物有小麦、黍子、小米、高粱、豇豆,有地方也种甘蔗但不多,能熬制糖浆合上小麦面粉卖糖。西面儿距村子几里有条河,再往西就是山,过两个山头就是树林,不过乡民很少有人去,据说,里面有狼等凶悍动物,就近打些野鸡野兔的小动物,改善生活。
天越来越热,柴老头喊,“不割了装筐,老大,老二老四往家送,老大媳妇,老二媳妇,在地里割着。”整块地都种了谷子,成甸甸的穗子弯了腰,老头也挑起箩筐就往家送,等再来了装上就能回,离家不很远就靠近村边,老柴家在村子最北边,大地也在北面,往南上个慢大坡,再往前走不远,就到家的后面,路过家的菜地就是家后墙顺着西墙跟再往南走二十几米往左拐几步就到大门口,家长二十多米呢,,往东没了人家,老李家就在村子东北角,家里人多,就大,往东盖了比别人家大了好几倍的院子,院子和菜地就有八九亩地,家家户户院子都不小,都是为了晒粮食有地方,这是个靠山最近的村子土地多缺人少,也就五十多户,零零散散住着。柴老头和三个儿子先后到家,把谷子卸在提前准备好的东院,拖着滚子滚了十多遍,地硬硬的,院子石桌上晾着水,纷纷端起每人喝了一大碗,挑起箩筐又出门了,又连着挑了五趟,李老太说,“下趟回来就吃饭,都回来。”李老太说完,就进厨房,先给老四媳妇煮了一碗手擀面又博又窄,白菜和萝卜,卤子上面放着两个鸡蛋,满满一大碗,推门进去,就看到老四媳妇抱着孩子再喂奶,小姑娘脸红扑扑的,脑门上有汗,这得使多大力气吃奶,媳妇也笑着,娘:“你看这孩子,有多饿,我都替她累。”李老太说:“小孩就这样,要不咋说,连吃奶劲都使出来了,看着孩子打了饱嗝,上下小嘴巴一扁一扁,吐着泡泡,这是吃饱了,睁着眼看呢。
“我这小孙女是个有福气的。”
李茹说:“我瞅着,这孩子仿他爹大眼睛,脸型仿我鹅蛋脸,还有小酒窝。”李老太说:这是取了你们两人长处,你吃着,我去给那两小子煮上,让他们也吃。娘出去了,喝汤了喊我。李茹说:“辛苦娘了,让娘受累了。”李老太说:“应该的,你坐月子,娘就该照顾你,娘出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老太大步走进厨房,又煮上一大把面条,搅了搅有两分钟,起锅,放入两个碗中,舀上菜每碗中也放入一个蛋,一手端着一个碗,来到院中,喊,欢欢,恒儿来吃饭了,坐,这是欢欢的,恒恒来,张嘴,奶奶喂,就是这样张大嘴吃饭,哎,恒恒晃着小脑奶,“奶奶奶,面面好吃。’’李老太说:“嗯,奶奶的恒儿多吃点,长高高长壮壮。”李老太一口一口喂着小孙孙,孙子面吃完了,把汤也喝完了,说:“恒恒饱了没有?”恒恒说:“恒恒吃饱饱了。”
“乖孙子,自己玩吧。奶奶去门口看看。”摸摸孙子的头去了门口。老远就看到他家的人回来了。扭头就往回走,先端了几碗水晾在院中石桌上,就看到老大走进院门,向院子东面去,卸筐,博博的铺开,晾晒,把萝筐放到农俱屋,接着老二老三进来了,老大加快脚步走出去接老爹去了,虽说柴老爹才四十出头,但怎么也比不上正青年的老大,老大看到老爹正上大坡,边跑边喊:“爹,你放下,我来挑。”老大跑着上去接过了柴老爹的担子。柴老爹在后面不慌不忙走着,远处一村民喊着,“柴老哥,你有福了,儿孙满堂啊!”柴老爹笑眯眯地说:“干活也高兴,今年大丰收啊,看我这半块地一上午都没有收完,地里撂倒的还有一大片,今年好收成。”说完,和村民摆摆手,先回了。四平八稳走着回家。
喜欢穿越成农家女要翻身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穿越成农家女要翻身
推荐我的新书恶魔大人,撩上瘾我天生异瞳,出生于七月半,俗称鬼节,出生当日克死母亲,每年的七月半村里必死一人。十岁那年,死去的村民找我索命,为保性命,结冥婚,嫁鬼王,镇阴魂。坟地的鬼火,井中的死婴,邪气的玉镯一件件离奇惊悚的事件在我身边上演。大师扬言我活不过二十,老娘偏偏不信邪。大学毕业,莫名其妙成了清洁‘鬼’公司的一员,莫名其妙被扣上了‘异瞳天师’的殊荣。什么?BOSS让我去捉鬼?...
请不要用你的年薪来挑战我的零花钱,因为我一个月一千万零花钱!...
封神之后,已千年。截教圣人自困碧游宫,三界太平。此时,燃灯古佛尚未入灭,释迦如来还未降生。此时,西方婆娑世界,还未开辟。此时,八戒还是天蓬仙,猴子还是石头,金箍棒也还只是定海神针,就连金蝉子,也只是一只金蝉。碧游宫中的通天教主,却已悄然开启了一段奇妙之旅,与来自现代的便利店老板徐吉,每日互换一次身体。于是,现代社会多了一个混元无极圣人。而洪荒三界,则多了一个懵懵懂懂,不知道法神通,却有着圣人道体,无数先天灵宝的凡人。...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这本书能带你看懂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中国奇迹持续的原因以及,该如何认知我们的世界角色。在这个关键节点,每个人都在思考未来。我们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对目标的设定。而如何设定目标,取决于你怎么理解自己理解中国理解世界。每个人,都该思考在起伏的浪潮中,一个人怎么认知环境?过去40年,中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中国式奇迹能否持续?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格局?在大环境下,你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寂静夜深的街道尽头,有一家装修复古的杂货铺白做活人生,夜做死人意。天上掉馅饼这种事,很简单,只要你答应了鬼的事情,他就会帮你完成,不过,你确定你要和鬼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