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贵州,吴三桂行辕。
一身便服的清廷平西将军愁眉紧锁,心绪十分烦躁。
这些时日来他一直托病不去经略府和洪承畴商议剿明之事,可洪承畴似乎盯着他不放,三番五次的派郎中来替他诊病。
明面上洪承畴是关心他,实际则是在敲打他。
别跟老子耍什么滑头,老子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
嗯,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吴三桂又不傻,如何看不出?
虽然这些郎中都被吴三桂赶走了,但若再演下去,怕是洪承畴是要翻脸了。
其实吴三桂和洪承畴之间早有嫌隙。
崇祯十四年,大明在关外只剩下八城,分别为锦州、宁远、松山、杏山、塔山、中前、中后、前屯。
当时锦州被皇太极包围,为解锦州之围,当时的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十三万大军,自宁远北上驰援锦州。皇太极知道后大喜,利用围城打援的策略将洪承畴困于松山一代。
久困之际,洪承畴决定突围。
可尴尬的是,就在这个命令下达后不久,吴三桂和大同总兵王朴一道跑路了!
他二人率部一跑,明军立时阵脚大乱,逃跑兵卒无数。
清军遂趁机追杀扩大战果。最终松山一战,明军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至此松山、塔山、杏山、锦州四城尽失,宁锦防线土崩瓦解,洪承畴被俘。
而这一切都是从吴三桂跑路开始的。
身为主帅,洪承畴当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心中对吴三桂势必是十分厌恶的。毕竟他是吴三桂的恩主,吴三桂却是完全置他的死活于不顾。
权衡利弊之后洪承畴降清,以图再起。
巧合的是后来吴三桂也降了清,二人再次同朝为官。
只是那时洪承畴和吴三桂并没有太多接触的机会,是以避免了不少尴尬。
但到了顺治年间,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洪承畴被委任为五省经略,吴三桂也被拜为平西大将军,受洪承畴节制。
这就有些尴尬了。。。
洪承畴是吴三桂的恩主,上峰。吴三桂是洪承畴的学生,下属。
乍一看来这个组合很完美,但问题是吴三桂背叛过洪承畴啊。
如此惨痛的记忆自然不会被轻易的抹去。
洪承畴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行动中处处体现出对吴三桂的不信任。
吴三桂之前打了胜仗还好,洪承畴不会做的太过。
现在吴三桂昆明大败,灰头土脸的跑回贵州,洪承畴便克扣粮草,还逼着吴三桂出兵去剿灭水西土司。
洪承畴存的是什么心思吴三桂怎会不知道?
这是想借水西土司之手消耗吴三桂的实力啊!
水西土司向来桀骜不逊,麾下族人又骁勇善战。
眼下水西反叛,公然支持永历皇帝,洪承畴自然是要出兵镇压的。
只是有那么多将领可以选择,他偏偏选了吴三桂,这不是报复是什么?
吴三桂的本家兵是他在乱世立足之本。
他之所以在明、顺、清之间来回斡旋,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他有这支精锐军队啊。
若是本家兵打没了,清廷完全可以一脚把吴三桂踢开。
别说是承诺的封地封王不会再有,恐怕平西将军的称号也得被剥夺。
赵桐芸没想到,死亡不是终结,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我是鬼节那天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跟着师父云游四海,行走于阴阳之间...
简介本文又名被退婚后我成了前任他大嫂夫人她天天想守寡。作为一个被同伴送上天的人,冷飒发现她的人生依然充满了变数。她订婚了!她被悔婚了!她又要订...
偶得上古神帝之传承,身为赘婿的萧凌然,新的人生开启。纵横都市,唯我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