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章 人才难得(第1页)

夜色苍茫,陕西巡抚衙门,门上挂着的灯笼随风微摆,有气无力,破败的围墙上杂草丛生,衙门大门朱漆斑驳,一派颓丧之气。

衙门后院一间书房内,灯火通明,一位身披布袍的清瘦中年文士眉头紧皱,正在看着桌上的公文。

良久,文士才放下手上的东西,发出一声长叹。

流贼张献忠率军连破太湖、蕲州、黄州等地,纵横湖广,斩明将潘可大等四十余人。明军大败,损兵六千余。流贼率军乘胜东取和州、含山等地。

雪上加霜的是,后金鞑子征服朝鲜,其掣肘之患消除,可以专心对付大明了。

“内忧外患,国事难为啊!”

依靠“清屯充饷”,终于是粮草充足,也令陕西官兵,焕然一新,在剿灭流寇上,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区区一个陕西,又怎能代替得了大明天下?

这位中年文士,自然就是简在帝心的陕西巡抚孙传庭了。

此刻的孙传庭,虽然兵锋正盛,取得了一系列的大胜,但这位封疆大吏的心里,却没有任何的志得意满,反而是满满的不安和焦躁不安。

三月以来,新的兵部尚书杨嗣昌上任,这位前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儿子,官场新贵甫一登场,便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大计,并得到崇祯皇帝的准允,得以推行。

增兵12万,步兵人,马兵人,增加饷银280万两,采取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四个途径。崇祯帝在他的建议下,向民众加派剿饷和练饷。

280万两饷银,让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计划,似乎并不是那么靠谱。

朝廷疲惫,民生凋敝,百姓嗷嗷待哺,280万两饷银向百姓征收,岂不是要把穷苦无依的百姓推向流贼?

外有鞑靼,内有流寇,国无宁日,大明朝廷,困矣危矣。

“大人,孙副将求见。”

亲兵进来禀报,孙传庭不由得眉头一皱,摇了摇头。

“这个孙枝秀,真是拿他没有办法。让他进来吧。”

孙枝秀带着王二,忐忑不安地进了后堂。他让王二在房外等候,自己心惊胆战地进了书房。

孙传庭军令严苛,突然下令抓人,孙枝秀也是无可奈何。而且,他最恨流寇,偏偏王泰牵扯其中,是以盛怒之下,拂袖而去。

王二在他门前跪了半天,他无奈之下,见了王二,听了他的解释,觉得王泰情有可原,便动了心思。

换做是他,那般情况之下,或许他做的还不如王泰。

等到了大狱,看到的一幕惊心动魄,这才相信了王泰的无辜。

“孙副将,你拿了王泰多少银子,为他这样上下奔走?”

刚一进屋,孙传庭就给了孙枝秀一个下马威。

“回大人,上次是二十两,这次是五十两,不过末将没收。”

孙枝秀倒是没有隐瞒,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这倒是奇怪,你没收银子,是怕我怪罪下来吗?”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王泰是托末将求见大人,末将不能办事,自然不能收其钱财。”

孙枝秀的话,让孙传庭不由得一愣。他还没有审王泰,王泰却自告奋勇,这真是咄咄怪事。

想起那日王家庄练兵场上所见,又想起女儿的话语,孙传庭不由得心里一动。

“你在城中卖平价粮,是不是也和王泰有关?”

“回大人,正是。王泰说过,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最后苦的还是天下的百姓。王泰在地方上垦荒赈民,安置流民无数,还请大人给王泰一个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在过去那年

重生在过去那年

赵桐芸没想到,死亡不是终结,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阴阳透

阴阳透

我是鬼节那天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跟着师父云游四海,行走于阴阳之间...

我在豪门当夫人

我在豪门当夫人

简介本文又名被退婚后我成了前任他大嫂夫人她天天想守寡。作为一个被同伴送上天的人,冷飒发现她的人生依然充满了变数。她订婚了!她被悔婚了!她又要订...

最强狂婿

最强狂婿

偶得上古神帝之传承,身为赘婿的萧凌然,新的人生开启。纵横都市,唯我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