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4章 红楼梦详写了哪三位医生医术医德怎么样(第1页)

反映世情社情的《红楼梦》,医疗是必不可少的话题。

撇开一笔带过的鲍太医和卖狗皮膏药的"王一贴"不谈,单就书中详写的张友士、王济仁、胡君荣三位有资质的正规医生而言,他们的医术医德到底如何?

果真都是人人称道的名医?

其实不尽然。他们当中,一位是医术医德都是一流水准堪称了不起的御医,一位是医术精湛医德也不错的儒医,最后一位则是没啥医术也谈不上医德不过是滥竽充数的庸医。

先说最先出场的张友士医生。

书中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讲到金寡妇因侄儿金荣闹学堂被罚一事欲到东府找秦可卿理论时,秦可卿这位少奶奶意外的生病了。

据东府的当家人贾珍及服侍秦可卿的婆子道出的话语得知,秦可卿病得不轻,好几位太医来瞧都"断不透是喜是病",一天天"懒怠动了,话也懒怠说,眼神也发眩。"

贾珍正焦得抑郁不安,神武将军的儿子冯紫英来看他,告诉有个"学问最渊博,更兼医理极精"的医生可以请来一看,说不定可以"在他手里除灾"。

这个医生就是张友士,是冯紫英幼时从学的先生,现正住在冯紫英家中,上京都为他儿子捐官。

贾珍闻讯大喜,赶忙派下人持名帖去请。

这张友士果然是专家教授级别的医生,因请他的当天有事忙了一整天,精力不济,需调息一夜,承诺第二天状态恢复后即来给病人看病,体现出专业医生谨慎沉稳的素养。

第二天张友士准时到东府后,没有听贾蓉"想先把病说一说"唠叨个不停的琐碎话语,而是直接宁神细诊秦可卿的病情,表示看过后就明白,那时再对症治疗即可,又体现出专业医生不耽误治疗时间的高超水平。

张友士一番把脉,就将秦可卿头晕发热、食欲不振、晚上失眠以及经期失调等症状判断得精准无误,还诊断出症结之所在:聪慧的少奶奶秦可卿思虑太过,心事太重了,从而"忧虑伤脾,肝木忒旺"。这个病哪里是"怀孕"?而是忧心太过引起的重症,坏在之前"耽搁了"最佳的医治时间,若"初次行经的时候就用药治起,只怕此时已全愈了。"

可见,张友士医生的确医术精湛医德也不错。

更让人佩服的是,即便遇上秦可卿这样的重症患者,他也没有放弃哪怕只是万分之一救人一命的机会,还以"医缘"宽解病人家属:

给秦可卿开了"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的方子外,又安慰贾珍贾蓉"应有此灾",表示"病倒尚有三分治得",若病人吃了他开的药,"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让东府上下无不佩服,说他"如神",是"久惯行医"的人。

由此而言,后来成为太医的张友士,说他是大腕级儒医,既有医德,医术又精湛,一点也不为过。

再说说出身名医世家的太医王济仁。

他是官居六品的御医,在42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音"为着凉的贾母看病尤体现出他的家学渊源,为皇室贵族服务的涵养以及经验丰富值得信赖的一流医术。

因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被风吹着了凉,王太医应邀前来为贾母看病。贾珍贾琏等人给他引路时,不走中间的甬路,"只走旁阶",谦逊地与贾母寒喧,不因自己是御医、叔祖王君效是当年太医院的正堂就飘飘然,反倒很有分寸的体现医生本分。

待贾母"慢慢的伸手放在小枕头上"后,屈膝坐在嬷嬷放好的"小杌子"上,才歪着头给贾母诊了半日,"又诊了那只手"后,即"忙欠身低头退出。"

多厚道的行医风范!

考虑老夫人贾母德高望重不宜耽搁,一当症清病情马上退到书房告之贾珍等人:"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一点风寒,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常暖着一点儿,就好了。"

热门小说推荐
阴阳透

阴阳透

我是鬼节那天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跟着师父云游四海,行走于阴阳之间...

妈咪,爹地没你不行

妈咪,爹地没你不行

四年前,为了母亲的医药费,慕晚晚嫁给出车祸成植物人的傅行司。四年后,傅行司醒来,没有苦尽甘来,只等到一纸离婚协议。离就离,谁怕谁。结果离婚第三天,他把她拽到休息室的床上酒后乱性。离婚第四天,医院偶遇,他抓住她让她年纪轻轻学点好。离婚第五天,他把她堵在车里让她叫舅舅。离婚第N天慕晚晚要疯了,惹不起她躲还不行吗...

八零军嫂上位记

八零军嫂上位记

重生的姚瑞雪依旧成了某人的血库,如此,她决定在孙家踩她血上位之前,抢先抱住大腿不被其用,好以报仇虐渣,却不想大腿太粗,不如攻其心直上位。某团长,抱什么...

我凭什么不能做游戏

我凭什么不能做游戏

那一年。在燕京人才市场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工作,一穷二白,只有高中学历的张扬气不过,索性自己摆了个招聘摊位...

贞观俗人

贞观俗人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  到那时,  做...

锦绣归

锦绣归

她是一个孤女,却从不缺爱缺亲人。在大宅门里生存,该懂的必须懂,该会的咬牙也得学会。别人的家再美满,咱不眼红。别人的爹娘再有权势,咱不稀罕。别人的良缘,咱看看算了,世上好男儿多得是,咱就是一朵在哪儿都能活好的野蔷薇,小日子总能过舒坦了。虾米?内啥别人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己的?喜不喜欢,家就在那里。争与不争,爹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