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4太平景(第1页)

可能是本来就聪明,也可能是心无旁骛,更可能是心中那份紧张感。学了半个月不到,嬴政与刘彻听村里人说话费劲,但是跟陆星星说话已经可以比划着连猜带蒙的交流了。

普通话教材起了大作用,磁带里是配套的30篇短文朗读,又有教材,对着短文听录音,三个人学得很快。

反而是李世民对村里的土话学得快一点,因为他跟村里的孩子玩成了一片,给男孩子做了小弓小箭,带他们上山射兔子射鸟。男孩子们带他下河摸鱼,上山采菌子,拿回来让白二英掌个眼挑一挑,确定是能吃的之后跟野鸡一起炖了,鲜得另两人都丢不下筷子。

孩子们在村里也是说土话的,李世民就学上了。

他回来告诉嬴政跟刘彻:“跟我一般年纪的少年在镇里上学,平时就住那,上五天歇两天,歇的那两天叫周末,不过学校会补课,路又远,所以也不一定回来。怪不得平时都看不见他们。村里的青壮有些人去城市里找活干了,不是打仗,现在是太平盛世的样子,没有地方打仗。”

说到这他不由想了想他们大隋。

哎,他们大隋说起来也是太平盛世,可是他跟父亲出城时看到的民间景象远不如这里。而且陛下营造东京洛阳花费甚多,日常用度也极挑剔,父亲现做着殿内少监,回家常与母亲说陛下奢侈,他偶尔会听到。

怎么说呢,他年纪太小了感受还不分明,只是觉得陛下这个样子,仿佛好好的太平岁月,竟然又有了乱世的苗头似的。

本来他想把忧虑跟秦始皇和汉武帝说说,不过想想这两人,一个统一天下后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筑长城修驰道,全是大手笔,还把天下镇压得不敢妄动;一个屡动刀兵,大工程也没少做,说是有文景积累,其实大战一起,库存大概早用完了,自己挣自己花,成就了汉武之名,到底没翻车。

他要问他们,他们肯定说那是陛下不行,没用,只会花先帝攒的钱。

罢了,问也是白问,还是等多学些东西,自己在这后世看吧。答案估计都已经在史书上了。一念及此,李世民还有些忐忑,很怕在书上看到唐国公李氏遭到灭族之祸之类的东西。

至少……至少也得让他立下韩白之功,在史书上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再死吧。

哼,他必不会白死的,怎么也要大闹一番才行。

并非李世民小小年纪态度消极,而是从两晋之后,虽说门阀世家屹立不倒,其实细究起来也不能较真,也不是没有主支覆灭换了支脉上位。

改朝换代时,高官显贵合家被抛入黄河的有,合家被砍杀的也有。现在这位陛下,一登基就杀了太子和兄弟侄子就罢了,赏赐突厥人那么多钱财也不知道图什么。去年有一阵子,母亲约束他们兄弟几个不许外出,就是因为城里人心惶惶,好些个忠臣因为这个事情上谏,竟然就被陛下杀了。母亲还劝父亲献马给陛下呢,说是陛下连阿耶都怀疑。

李世民私心里觉得,他们大隋这位陛下,登基没几年,已经像个昏君的样子了,也不晓得以后大隋会怎么样。

大隋一旦乱起来,天知道他们李氏能不能幸免。李世民决心自己以后去书上看,这些天也没有向孩子们询问。

他猜秦皇汉武是不是跟他一样,所以才没向他询问什么。

不过他还真想错了,那两人纯粹是帝王心态,对他也并非全然信任,根本没打算问他,同样是打算自己再学一段时间后找史书去看而已。

从学生们的作息,三人组大约弄清楚了,这里人以七日为一循环,称为一周,这一周的末两日休息。不过这个规律没多久就被打破了,他们惊讶地看到大孩子们也回来了,而且在家一待就是五六日不曾走。

被询问的陆星星不以为意:“国庆节,放七天,不过后面要补课,烦死了。”

又过一阵,好几个大孩子放假回来没再去,原是水稻陆续成熟,这会儿是抢收的时候,他们跟学校请假在家帮着收割呢。

这个活计就是嬴政跟刘彻都不陌生,他们也是去观农过的,这个贫困村没有机械化,用的仍是延续了多年的人力收割,十分辛苦。

但水稻的收成,在三人看来十分对得起他们的辛苦,这个地方在本省也偏南,湿热,十分适合水稻生长,平均亩产能有八百斤。他们之前看抽穗只知道产量会不少,但也没想过竟然会这样多。就像嬴政之前所想,哪怕是缺水的地方再修个郑国渠引水来种也值了。

李世民已经足够震惊了,赢政知道具体的产量之后更是心中巨震,甚至都没继续矜持下去,同刘彻一样,亲自去帮着陆根水脱粒称量运回来晾晒,仿佛不这样不能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八百斤。”累了一天的刘彻坐在堂屋里眼睛发直,喃喃自语。

他甚至没换算这亩产在自己大汉是多少,就一直念叨着八百斤。

赢政好一点,他还没有开始自己波澜壮阔的后半生,而前半生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隐忍中学习,耐性要比刘彻跟李世民这两个受尽宠爱长大的爹宝妈宝要强得多。

但是他内心一点也不比刘彻受到的震撼来得小。他这几天已经在田边用脚步丈量过,把这里一亩的大小,跟他那时候的一亩地大概换算过,也同样估过两边斤两的不同。

而他那个时候水稻亩产才多少?一百多斤!

不足八倍,但六七倍是有的。一亩地多七倍,百亩地呢?千亩地呢?稻产是这么多,粟呢?黍呢?麦呢?

难怪陆根水只种了那么两亩地,他们原来只用目测,到底不是老农经验不足,估计得还保守了。他们对陆根水种的田,只当是年纪大了干不动太多,全靠外面儿子寄钱回来供养。现在看来,只作口粮,两亩地的产量也是够了。

就是不知道这里的租税占几成,口赋或是军赋又要交多少。

除此之外,他们三人参与了收粮的全程,打谷脱粒都一起干了,还发现了一件好东西:打谷机。

村里有手摇式打谷机,也有脚踏式打谷机,比隋朝时不好说,但比秦汉时摔打稻禾来脱粒可轻松多了。

这还引得李世民想起来踏碓这么个舂米的东西,兴冲冲给他们介绍,再一问陆根水,果然村里也有。

反正,至少对嬴政与刘彻来说,就是现在立刻回去,都不算亏了。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热门小说推荐
团宠公主三岁半

团宠公主三岁半

简介顾徽作为金针世家传人,无意穿越成了小萝卜头公主,发现自己能看透人心。爹是皇上,娘是心机宠妃,利用超能力,她成为了皇上的小心肝,太子的掌中宝,许多人的...

末世男在七零

末世男在七零

Ps今天晚上会早点更新,二更在2点我奶极品中的战斗机,重男轻女天天想着算计女主一家来补贴她大儿子大孙子。爹娘计算着怎么压榨全家,把堂姐卖了,给儿子送去念书,盖房子,娶媳妇。上头七个姐姐都是扶弟狂魔,叔叔婶婶还在拼命生,心心念念都是生儿子,女主还在三婶肚子里。从末世而来,三观不太正的某人,万万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无耻的家人,太棒了,所以他都不用下地干活了。还好他精神力跟了过来,第一天,李家的宝贝蛋跟娘斗智斗勇,先把奶断了。第二天,三岁看老,李家的孩子以后一定没出息,结果李家的小崽子指挥他爹带着木盆到了河边,对着河面嗷嗷几声,一条大鱼就跳进木盆。第三天,一大帮熊孩子都带着自己的家当,对着大河练嗓,仔细听,都是嗷嗷叫肉肉肉,不相邪又觉得丢面的大人,三更半夜的出来试一试。李寡妇横眉,全都是傻逼,当谁都有她孙子的福气啊!喜欢看年代文的小姐姐可以收藏我的专栏预收文①穿越在七零末~所有人都觉得知青回城后,会抛弃妻女,他就不预收文②八十年代之我是军嫂~鲤鱼精报恩,一心阻止婆家发财穿成极品奶奶~她只能静静地修真,为什么儿子戏这么多...

徒弟都是大魔头

徒弟都是大魔头

简介一觉醒来,夜北发现自己复活了。世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百年。当年辛苦收下并培养起来的弟子们,一个个不知所踪。至此,一条寻找弟子,并无限变强的大道摆在了夜...

废婿翻身

废婿翻身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北斗帝尊

北斗帝尊

脚踏天地玄黄,拳碎宇宙洪荒任凭天崩地裂,只为一世辉煌!魂转千回心不死,身遭万劫意难灭我只想顶天立地的活着...

横推从拔刀开始

横推从拔刀开始

三百年前,灵气复苏。林曙光重生觉醒,从拔刀开始,征战四方。击杀成功,夺取100000卡血气值获得杀法,一键提升夺无尽气血,铸无敌力量,一路横推,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