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6章下乡言耕作(第2页)

老农见霍峻有心询问,认真答道:“启禀府君,某家中有我与老妇及儿媳三人,老农能耕种九大亩,老妇及儿媳合耕十二大亩。今岁得稻米七十余石,舍弃耕种之稻种,亦有六十多石。”

汉代大亩与小亩有差,大体是1大亩等于2。4小亩。在南方火耕水耨方便,常常是成年男子可耕种九——十亩。一大亩的稻米播种量约在两斗半,水田产量有分高低,基本在2。5石到4石,皖城的土地肥沃,又有水渠灌溉,大体亩产在3。3石左右。

每人月食用一石半,这一家子三人加孙子,至少每月需要四石半,即年食54石。一年积蓄下来,扣除每年的播种量,及为来年预留的播种量,实际上一家子存不下多少粮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夏收之后,秋季时节各家又都会种植点其余农作物,如芜菁,小蒜,胡葱,或是入河水扑鱼,捡拾河蚌为补充。

这就是汉代的江南家庭,依靠火耕水耨,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总体上因为地广人稀少,又缺乏先进的耕作技术,以及重要的耕牛,江南总体上不算富裕,亦不算贫寒。

心中盘算了一遍,霍峻感叹说道:“若有壮丁于春夏在家,不伤农时,家中亦可多些积蓄。”

老农摸着孙子的脑袋,说道:“府君已是仁德,征兵不收赋税,我等劳作数年,亦能有所得。”

战乱之下,军户不征赋税,田亩按正常分配,家人得有所食,似乎已是幸运。但若疾病来袭,或是遭遇灾害,又是两说。

霍峻叹了口气,领着郡吏而走,说道:“治下百姓火耕水耨仅能裹腹而食,难称为富裕。昔迁徙皖城之难,故让百姓以火耕水耨耕作,今困难之时渡过,需让百姓学以耕作技艺,多增亩产。”

当下的汉代江南耕作技术,仅有一年一丰收,既无麦稻轮作制,又无一年两熟的耕作技巧。

一年两熟的水稻是江南经济腾飞的基础,在宋之前南方大部分水稻皆是一年一熟,其水稻的品种不同。从宋代开始江南才种植一年两熟的水稻,搭配稻麦轮作制度,南方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相比于仍是两年三熟的北方,南方几乎碾压了北方。

来到三国后,霍峻才逐渐了解南方耕作的方式与现代完全不同。历史书上提及的人口南下迁徙,根本不是江南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真正让江南经济起飞的关键因素在于远超北方的作物产量,足够养活更多百姓,养得起更多闲人。

那问题来了,霍峻对水稻的进化史根本不了解,也不知道一年两熟的水稻如何出现的。但幸运的是他还知道可以尝试麦稻轮作,夏收完水稻,让百姓种植冬小麦,以为轮作,增加亩产。

司马芝点了点头,说道:“府君,耕作技艺,芝常带人下乡劝农。今若精耕细作,还缺耕牛。缺乏耕牛,人需负犁具而行。”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耕牛缺乏,峻已向荆楚求购。峻观农事已久,窃以为可让百姓于稻田丰收之后,令百姓种宿麦越年。一年二熟,百姓可得丰饶。”

“种植宿麦?”

司马芝若有所思,说道:“中原之人种以豆、粟,秋冬种宿麦,越明年则收,二岁三收。今江南若种植宿麦,则春种水稻,秋种宿麦,即一岁两收。”

说着,司马芝眼睛一亮,说道:“若是能成,则田野亩收将增数成!”

喜欢季汉大司马()季汉大司马。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在过去那年

重生在过去那年

赵桐芸没想到,死亡不是终结,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衰神卡牌

衰神卡牌

时停千年,文明不再,钢筋城市演变成了野兽丛林,面对如山高的怪物,人类能依赖的,只有手上一套来历不明的卡组。...

废婿翻身

废婿翻身

岳母好女婿,求求你别离开我女儿岳风,把我们洗脚水倒了。什么岳家柳家岳风柳萱...

鬼道传人

鬼道传人

鬼道一术,与阴阳相通,百家术法皆为所用。林子衿天生短命命格,自小易惹鬼缠身,辛得高人所救,成为鬼道传人。学成归来,收厉鬼,灭邪祟。与美人相伴,纵横校园都市,横跨阴阳两界,只为逆天改命!...

下堂王妃驯夫记

下堂王妃驯夫记

他是东临齐王,曾经叱咤沙场的战神,一场战事一个阴谋毁了他的骄傲她是安庆大将之女,一场背叛一场退婚毁了她的声名。一场上位者不怀好意的赐婚把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硬生生凑到了一起,她一心保护好自己,但她只考虑到要怎么在那个男人眼皮底下安然脱身,却从未想过若是在那个男人那里丢了心该怎么办。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替代他心中的那人,她只想他好好的。她倾尽所有的付出好不容易换来他一丝的怜惜,却在另一个女子的算计中一点点被磨光,她的心也在一次一次的伤害中渐渐冷了,之后他更是轻易被人挑唆认定她不衷,她终于心死离开,放两人自由。可总有人不愿放过她,想夺她性命永绝后患,多年后她再次回来时,又会书写怎样的爱恨情仇。...

周天子

周天子

彼时,西边秦惠王初露锋芒,东边齐威王垂垂老矣,北边赵武灵王横刀跃马,南边楚怀王合纵天下。彼时,天下之言非杨即墨等等,这是哪个文盲说的?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