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侯爷这里除了燧发枪,还有什么类型的火器?侯爷可否为在下介绍一下?”郑芝龙表现出一副谦恭有礼的样子。
“你稍等一会,我这就令人来专门给你介绍一下我军中配置的各种火器。”
说完,刘卓便走了出去,喊来护卫嘱咐几句后,刘卓又重新回到了屋内。
“南边,近些日子有发生过什么大事吗?”刘卓突然间好像想了什么,不由得开口问道。
尽管不知道刘卓为何好奇南方的情况,但郑芝虎在沉思了片刻之后,还是耐心的将福建、浙江一带发生事告知刘卓。
“去年,闽南发生了严重旱灾,赤地千里,许多百姓都断了粮。由于官府赈灾不当,我大哥就招了数万的饥民前往台湾开垦。正是有了这些百姓的加入,我郑氏的势力才急剧壮大。”
“后来,海商许心素与俞咨皋勾结,但依旧不是大哥的对手。不过,台湾的那帮荷兰人野心不小,不仅想要染指大员从日本的商道,甚至想控制台湾海峡。”
“再后来,我大哥就与那些荷兰人打了一仗。虽然大获全胜了,但是大哥断言那帮荷兰人贼心不死,必定会召集人手反扑……”
接着,郑芝虎详详细细的将福建、浙江一带发生的事情讲给刘卓听。刘卓坐在椅子上听得是津津有味,偶尔还会打断郑芝虎的讲述,提出自己的疑问与不解。
大约一刻多钟的功夫,戴世昌与王大虎便来到商行。两人将辽东军中现役所有的火器一一介绍给郑芝虎,郑芝虎听后则是一脸的诧异与质疑。
明朝各地卫所的装备的武器,郑芝虎与郑芝龙也是清楚的。若是按照两人先前介绍的,刘卓所部生产的火枪、火炮、火箭、手雷等火器的性能完全超越了西洋人制造的火器。
令郑芝虎感到疑惑的是,刘卓既然掌握了如此先进火器技术,为何不上交朝廷?
郑芝虎自然不会蠢到当面询问刘卓,只能将问题藏在心中,然后回去问问大哥郑芝龙。
“侯爷,若是按照那两位兄弟的介绍,这些火器的单价应该不会低吧?”
“确实不低。若是大量采购的,恐怕会耗费巨额银两。”
“侯爷,我能否和底下的兄弟们商量一下,然后再做决定。”
“你若是觉得价格难以承受的话,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你是否愿意听一听?”
“愿意,愿意。侯爷说吧。”
“上半年,我率军在辽东与后金干了几仗。随着后金主力北逃,辽西主力入主沈阳,我部也依约定开始了裁军,因此就留下了不少的火器。这些火器呢,我既不愿意白白的交给朝廷,又不愿意回炉重造,就令人放在复州城。”
“这里面有大部分的火器,是去年与今年列装的。虽然没办法与新生产的火器相比,但性能依旧优异,不会影响你们杀敌。郑氏若是愿意接手的话,我可以打个折扣。”刘卓面带笑容,耐心的为郑芝虎解释。
对于刘卓而言,其宁愿这些火器躺在库房中,也不想交给那些道貌岸然、只顾享乐的文臣武将。
至于为何要将火炮与燧发枪的制造技术上交朝廷?
一方面是消除皇帝的对自己的戒心与不满,为自己接下来的谋划铺路;另一方面,刘卓笃定朝廷那帮工匠没有个几年的研究绝对造不出来,即便造出来了,性能各方面也比不上自己的燧发枪。
“侯爷,能否派几个人随我前往复州看一看那批火器?”郑芝虎脸上的表情复杂,挣扎许久后,才一脸严肃的说道。
“没问题。但是如今海面冰冻,至少得等到崇祯元年二月才能过去。”刘卓想了想后,如实回道。
“无妨,只要能够获得侯爷提供的火器,哪怕等上一年半年都值。”郑芝虎眼含笑意,一脸真诚道。
“其实,府上还有一些城防营换下的火器,与复州那批火器算是同一批的。但是数量不多,还剩下几十杆,原本我是打算留在宅内闲暇时打猎用的。”
“郑兄弟若是赶时间或者急于想见识一番,等过上几日,我就与你一块去测试。不知郑兄弟意下如何?”见郑芝虎如此执着,刘卓再次出言解释。
“没问题,一切听从侯爷安排。”听了刘卓所言,郑芝虎不由得喜上眉梢,一副欢欣鼓舞的样子。
赵桐芸没想到,死亡不是终结,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
弘治十一年,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我是鬼节那天出生,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从此,我跟着师父云游四海,行走于阴阳之间...
简介本文又名被退婚后我成了前任他大嫂夫人她天天想守寡。作为一个被同伴送上天的人,冷飒发现她的人生依然充满了变数。她订婚了!她被悔婚了!她又要订...
偶得上古神帝之传承,身为赘婿的萧凌然,新的人生开启。纵横都市,唯我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