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既有曹公的文刺,咱明日就先去太常卿府上投递?”关羽大致看了一下曹操写的介绍信,就直来直去地建议。
李素连忙让关羽冷静:“稍安勿躁,现在去还太急了。一来是大哥才刚刚离京回涿郡,什么事儿都还没做成,就先帮他吹嘘,容易被人轻视。
而且,为大哥宣扬义举孝行的其他准备也还没做好。这几天,我先把《孝义录》的文稿先写完,雕版和印刷暂且不忙,好歹有一份原稿,见刘太常时也好多点筹码。
沮别驾应该五六天里还不至于离京,我们还有时间。最好等到幽州那边汇报贼情的表文也到了,张纯之乱彻底闹大、成为朝廷上下共同关注之事,我们再去拜访。”
沮授和刘备送来的公文,只是冀州刺史的。
而幽州刺史陶谦,到现在都还没把幽州的贼情闹得多大了、汇报到朝廷呢。毕竟幽州是被后来波及的,陶谦猝不及防,千头万绪折腾下来,等搞清楚情况,起码比冀州人晚四五天。
而且幽州在更北方,路上信使快马加鞭传递消息,也得比从冀州出发的多走两三天。
关羽不懂这些官场门道,只好听李素的,他只是提醒道:“持文刺上门求见,至少也要提前三天预约,别人见不见还不一定呢,可得记得留出时间。”
李素一愣,立刻表示虚心接受。
也怪他穿越至今个把月了,还没走过“正式递交名刺介绍信求见达官贵人”的程序呢。之前见到的名人,不是机缘巧合就是有可以插队的紧急军情。
以至于李素到现在,还没习惯汉朝达官贵人那种正常“慢生活”的交往拜访礼仪。
确实得多留出几天时间,让刘焉决定是否要见他。
……
当天晚上,李素又查找了一些素材,写了一会儿《孝义录》,然后睡觉。
因为已经彻底对自己的书法放弃了信心,李素写东西反而快了起来,也不在乎字丑不丑了,反正最后雕版之前还要请人抄写一遍。
第二天起床之后,他就带着关羽在雒阳城里乱转闲逛,先去太学晃悠一下。不过如今太学凋敝,也没什么人读书,好不容易逮到几个人搭讪,想求问一下认不认识什么书法名家,人家也不跟他交浅言深。
所以逛了一个上午,并没有什么收获。
倒是跟一小撮读书人稍微混了个脸熟,但其中一个名人都没有,都是些史所未载的龙套。
逛累了,李素就回到住处,写书歇息一会儿,用过饭下午再出去浪。
关羽见他一无所获,也怕误事,吃饭的时候建议道:“我看那些名士腐儒也都清高得紧,酸腐散漫,跟他们打听消息,却不误了大事。
既然只是要找文字工整之人,我看不如回甄家的商号,问问他们管事——甄家在京师的商号,既然经营卖纸的生意,难道还认不得几个字写得好的?”
李素闻言,放下筷子,觉得关羽说得很对。
甄家作为富商,想跟达官贵人攀交情,估计还是有难度的,但要作为一个情报来源,肯定可以胜任。
卖纸就能认识很多懂书法的顾客,卖马就能认识懂弓马武艺的顾客。
“云长妙计,吃过饭我就去甄家商号问问。”李素从善如流地答允。
关羽“傲视士大夫”的脾气,没想到对于做这事儿还挺有帮助,爽快。
……
饭后,李素就立刻去了甄家商号,找到了管事。
商号管事名叫张亮,是甄家大管家张权的儿子。自从甄逸死后,甄家由主母张氏掌权,她就把自己娘家的心腹仆人都派到了管钱管生意的位置上。
李素前几天下的造纸订单,也是找张亮亲手经办的。
见李素再次登门,张亮也很客气:“李先生有何贵干?你那批纸,还要些时日才能出货,如今还在沤料洗料呢。”
李素往那儿一座:“不是来要纸的,是想问问你这儿有没有雕工便给的木匠,还有,认不认识京城什么书法好、又肯收钱帮人写字的读书人。”
张亮想了想:“木匠好说,书法是什么?”
一人,一书,无限世界,讲述一个少年在各个世界圣约美女的故事,那里有美女那里便有圣约的存在,记住这不是一场游戏,而是一场圣约之战!!一切都是为了美女而战!!...
玉若有魂,当如伊人。他隐身于庙堂之高,看得清天下,却看不清那看似卑贱的女人玉琢冰雕容貌下掩藏的真心。刃若有魄,当如斯人。她毕生的心愿不过是追求玉雕的极致技艺。奈何,这浮萍飘摇乱世,又怎么容得她这寄人篱下的下堂妇一朝成就匠魂之名?何况那个阴沉莫定的男人,倨傲地对她说若是牵住了我的手,就容不得你放开亲们久等了...
裙子720795516新书楚河记事求收藏。本文简介三十二岁喜提弟弟的大龄女青年丁薇一朝重生,发现居然回到了2005年的大学军训。她摸了摸兜里的六块五毛钱,很快决定摆脱贫穷的生活,利用超前眼光,写作出版,一书封神!那么问题来了,在挣钱买到电脑和手机之前,她的六块五毛钱,够去几次网吧?...
白狐哭丧,活尸刨坟李思重生在莫名出现在他手机中的诡异游戏中,成为了他所操控的角色在这个世界,鬼吃人,妖也吃人,他该如何活下去?...
我叫姜四,是一只活尸,有着人的身躯,僵尸的心脏,左手手背上,还有一只饕餮之眼,专门以恶鬼怨气妖龙为食物。二十年前,我被一群盗墓贼从棺材里挖出来,从此走上了探阴墓寻龙穴吃恶鬼的一条不归路。群号263043306...
(甜宠,古穿今,公主重生征服娱乐圈文)于乱世中将众弟妹抚养长大,文能招聚天下贤士,武能挂帅出征开拓疆土。终于一步步将胞弟送上皇帝位置的夏挽沅,是夏朝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