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心理学课程
以前我从街头算命中得出启示,传统街头算命更多体现出心理咨询的服务。我想,作为一门科学,也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首先,想说说这个老师。明明是个中年男性,却故意摆出神采飞扬、眼神顾盼的状态,他上课的特点就两个字:飘移(也许他自认为是“飘逸”)。
一上课,就先来几幅图片,让学生来猜哪条直线长或者你先看到的是一个少女还是老妇,后来,又飚出几个德语词汇,搞得大家都听不懂。最后,还要请学生回答几个问题:诸如你睡眠时间如何?晚上是否反复确认几次门反锁没?早上是否记得自己昨晚的梦?梦见了什么?细节如何?当时自己的心理感受是什么?等等。在互动中随时给答者安上焦虑、抑郁、甚至歇斯底里等嫌疑。
一阵闹腾,在骚动不安的听众中,他突然正襟危坐,开始了他的系统讲解,从心理传导机制讲起,间或穿插俄狄普斯、大脑皮层、应激机制等突如其来的概念,犹如杂耍,眼花缭乱。
不得不说,他开课首场是成功的。每个人都被他唬住了。大量新信息的狂轰滥炸,令你没有思考的机会;大量德语、英语甚至古希腊专有名词的点射,令你缺乏批判的自信;所有人都有问题、只是程度不同的断语,令你感受到恐惧。他成功掌握了信息的专制权,在这场师生拉锯的心理较量中,他获得全胜。
这使我想起了某位政治学的一个判断,要想实现对国民的专制统治,必须制造普遍性的恐惧感。看来,专制统治者也都是谙熟心理学的大师。其实,街头算命也有这样的窍门。先根据你的描述寻找线索,找机会下手,说有某日将必有血光之灾,因为~~~~(大量玄学巫术专有名词穿插解释),这种解释你越听不懂越好,然后故作高深地表明,你有办法解决(当然要给钱了),这种信息专制权的取得,就与吓唬有关,因为你如果对未知保有敬畏,那你心理上已经输了。
当然,随着课程的进行,老师也会概略讲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推荐大家看《梦的解析》,其实,我个人认为更有价值的书是《弗洛伊德传》,如果你想了解某个人的思想,不如先了解这个人。
当这位老师的课进行了一个月后,他开始表演催眠术。他先现场挑选了五名学生,挑选的过程是这样的。他先让所有人都闭上眼睛,两掌在胸前相对而不接触,掌间相距约十公分,想象有一股巨大的排斥力在两掌之间,使你怎么也无法双掌合拢,你在用力合,它在用力斥,较劲就这么开始了。
你以为我真的闭眼了吗?我没那么听话,我想看看这把戏的进程,因为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当小白鼠的。
他挑选的这五个,都表现出特别的努力,甚至双手出现颤抖、面部表情扭曲、额头冒出汗珠,这是极其听放和心理敏感的人。心理咨询的条件是信任,或者说是迷信咨询师,对咨询师的诱导要极其敏感和配合,或者说是听话。
老师邀请这五个人上台,还是请他们围成一圈,与电影上看到的不一样,老师对他们不用摆锤,只轻声告诉他们让他们眼珠左右摆动,然后想象海滩蓝天轻风等舒缓事物,仅仅几分钟后,五个人都进入了深度睡眠,并且保持睡前某些定格的姿势,场面甚是怪异。
这样的试验进行过多次,有在睡眠中抽筋的、有哭泣的。还有一个身体僵硬,把他的头和脚各放在一个椅子上,身体悬空不动,十多分钟后老师唤醒才下来的。就这个让我吃惊,我在部队进行过严格的身体素质训练,就是我的老班长,也做不到肌肉如此长时间紧张用力,而这个学生弱不禁风的样子,他平时要故意做到,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个实验的机理是什么呢?我知道,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控制的,思想的动机是由心理决定的,心理暗示会让人做出超出自身能力的行为吗?还是人本身有这个能力,只是没有开发出相应的心理动机,平时表现不出来呢?
老师还没有给出能说服我的答案时,就转向另一个方向了:批评。批评中国人太不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师的比例太小,这就有点自卖自夸的嫌疑了。批评中国人心理不成熟,像个婴儿般,还没度过口欲期。由于中国传统道德对性的压抑,致使性欲期发展不成熟,转移至口欲上,所以,中国的美食文化在某方面是个耻辱,因为这只是性欲被压抑的无奈转移。这就有点顾左右而言他了。
找毛病容易,学长处难。当年国民党有位高官拜熊十力为师,学习历史和思想哲学,熊十力推荐他看几本书,他看后,在给老师交的心得上,说出了许多书上观点的毛病,老师并没有听到他的收获和吸取的长处,最后,熊老先生说:你不是我的学生。
在这位老师的心理学课程上,我听到了一个最令我震撼的观点:记忆永不灭。一个人从诞生之日起,甚至在娘胎里,都对所有经历的事物有所记忆,随着岁月的增长,人们在心理上有意忘记,或在思想上有意无意地屏蔽,以致于,我们误认为我们忘记了。其实,在心理学家的实践过程中,大量的童年、幼年、甚至婴儿时期的事件,仍然保留在我们的大脑中,通过心理咨询或者催眠术,可以被诱导或者复述出来,其中,越早的事件对我们心理特征的影响越大。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本书,叫《中阴闻教得度》,翻译到西方借用了当时西方有名的《埃及生死书》的书名,叫做《西藏生死书》,在内地,也有取名《西藏度亡经》的,书中叙述了作为临终逝者,在生死之间,会忆起此生以来所有经历过的细节。在英美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中,那些从濒死过程中抢救回来的叙述者,也共同说出了这个特点,他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一生经历,包括很多已经忘记的经历,都在濒死那一刻,细致而快速的闪现。
如果这是一个事实,那么,为什么越早的事件越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呢?
基督教因其原罪的教义,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儒家孟子则从仁义的目标来反推,人之初应该性本善。所以当西方心理学动不动就说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时,我们中国人听到后非常不习惯。
我们打个折中,假设人之初性非善非恶,那么,形成人的性格或心理的,只能是他日常经历及反应。按此假设,我们出生后是白纸一张,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墨点,由于事件和心理感受的连续性,基于这个墨点,四周又开始增加新的轮廓和墨迹,一步步,渐渐显出了你心理特征的基本特色。就好像,小时候形成一个字母,字母多了形成一个词,词多了组成一句话,话多了形成一篇文章。这个文章,就是这个人。
当然,还有些事情不太清晰,比如性格的遗传。我们在生活经验中发现,有许多父子、母女间的性格及其相似,难道是他们经历过相同的事件吗?肯定不是,因为年代不同。难度是父母的行为习惯导致了子女的模仿吗?也不一定,有的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极其紧张,但性格特征完全相似。是所谓血型决定论吗?那也太粗略了,并且与观察经验不符。难道,性格这种形而上的东西,也与形而下的基因遗传有关吗?DNA?RNA?抑或是双螺旋结构之外还有未被发现的遗传载体吗?
(诸位看官,大家都喜欢看故事或传奇,但看到这一大堆思想推论,也许大家会非常反感。但是,这是庄娃笔记的主要内容,我也无权更改。因为,爱思考,他才当隐士。当然,我会尽量减少其思想推导内容,把他所有记载的故事传递给大家。)
如果,梦是有道理的,那么庄子梦蝶的问题就值得探究;如果,精神可以遗传,那么唯物主义如何自洽?(看到这里,我也吓了一跳。诸位,请让我在这里罗嗦几句。以我这样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来说,不免多听了几句笛卡“我思故我在”的话,思想是人类特有的吗?不一定。但思想是人类唯一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能力,这句话没多大错吧。但这种能力如何产生?这可就是个大问题了。催眠术企图通过分析梦来解决问题,那么梦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梦中的蝴蝶还是现实中的庄子?哪个更为真实?)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从这个心理学课堂退出来了,因为这个老师给不了我答案。他介绍了大量的事实,给给出了大量的方法,但就是给不出逻辑的基点。这像当今很多时髦学问一样,在推广上轰轰烈烈,但剥开洋葱后,什么也没有。我也不喜欢他的授课方式:貌似四面出击,实则一盘散沙。也放这门学问本身也具有华而不实的特点吧,但愿不是。
绑定系统,只有林风可以看到出现在现实世界的各种宝箱。开启宝箱,获得各种技能道具卡牌药剂金钱等等,宝箱里的奖励实在是太丰富了!可是,想要收取这些宝箱,必须将自己的手掌贴在宝箱上,然后静等十秒钟的时间,期间还不能被打断...
一朝穿越,她成了玉石商人的痴傻女儿,父亲无辜被杀,她只能寄人篱下,虽然身世凄苦,却难掩耀目的绘画天赋,原本只想安安稳稳地虚度余生,怎知半路遇到了他,格格不入的尘世邂逅,命运将她演变成一个遗世独立的旷代逸才,究竟是女扮男装的画师,还是傲立绝世的美人,也许只能从画卷中一探究竟...
傲视群雄,俯瞰众生,成就一代帝尊。一个名叫陆尘的少年,穿越异世,天赋平庸,却得神兵器灵相助,踏上武道征途,吞噬神兵,强大自身,杀仇人,寻武道,名动天下。瑰丽神奇的世界,人神妖魔并存于世。且看一代天骄,悍然崛起,征伐诸界,以神兵为基,问鼎帝尊。...
黄尚又失恋了,从15岁开始的初恋,到24岁亲眼看到女朋友上了老总的车,每年一次,已经连续失恋十次了,而且每次都是被甩的那个。也许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一款电...
那一天,我亲眼看到歹徒绑架了我妈故事,从此开始!某日,某市,某街道,女人独自彷徨的走着,男人突然从小巷子窜了出来,拦住了女人的路!站住,...
天地崩解,魔罗入侵,人族拼死抵抗。人族中,执法者不畏生死,血战魔罗,受万人敬仰。修炼者神通广大,有千里神眼顺风神耳起死回生七十二变孔木,便是一位神通广大的执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