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八月也是云南收获的季节。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过了中秋节后,很多地方陆陆续续开始割麦子。
府兵孔二也放下了习练许久的刀枪,下到田地中,与家人、部曲们一起收割。
老实说,这是难得一见的奇景。
在当募兵的时候,孔二压根不会下地,也看不起这种事。但为了自家利益的时候,他就愿意干了,而且干得很卖力。
原来,武夫也是可以干农活的啊!
云南的种植技术并不太过落后——当然,这是分地方的。
在南诏的两京区域,或许是出于古滇王国的遗泽,或许是与中原的广泛交流,他们兴建的农田水利设施十分完善,农具的生产、应用也十分广泛,总体产量并不低。
不过这些区域如今都攥在朝廷手里,如推行郡县化、大量移民、清理户口的大理府、昆州、姚州、腾州、曲州五地。
在种植品种方面,云南以稻、麦、杂粮的轮作为主。
就这一点来说,甚至比中原还先进。
在北方区域,唐代以前,粟仍然是主要品种。进入唐代以后,小麦的种植比重日渐上升,中晚唐以来,甚至急剧增加——平心而论,种植小麦确实比种植粟米划算,产量略高一些,大夏也一直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小麦种植,尽可能取代粟米。
南诏似乎直接跳过了种粟的阶段,稻麦轮作得风生水起,放眼望去,除部分区域外,大部分农田在秋收完毕后,种下去的都是冬小麦。
通海都督府也不例外。
在这个刚刚被改为通海州(下辖建水、通海、江川、温富、八平五县)的地方,来自江南的移民本不太熟悉种麦子,但在司农寺官员的指导下,经过两三年的适应,直接稻麦轮作。地力不够的时候,再种杂粮缓一缓,如此循环,渐渐有了起色。
孔二家今年水稻亩产接近两斛,比麦子一斛出头的产量高出太多了,因此越收越高兴,收着收着,甚至哼起了杂歌小调。
隔着一条田埂的小路上,十几辆马车艰难向西,往八平城方向而去。
孔二直起腰来,却看到了不少高鼻深目之人。
“拔汗那工匠!”他心中升起了明悟。
最近一年,通海州来了不少拔汗那工匠,几百户总是有的。
擅长的东西很多。
有铁匠,专门打制农具,解决了通海州农耕的燃眉之急。
有皮匠,可以利用云南丰富的畜群资源,制作衣服乃至各类皮革制品。
有木匠,可以打制各类工具、家具,甚至修建房屋。
有裁缝,尤善制作吉贝(棉布)服饰,毕竟拔汗那就多这类东西。
还有铜匠,专门制作铜器,而铜的来源则是昆州。
最近一段时间,昆州附近陆续发现几个铜矿,最大一处位于新设的陇堤县(今石林)。
不过,今年通海州也发现了铜矿,位于通海县东北方(今华宁县境内),燕王已派人前去勘探,确定矿山范围,准备开采冶炼。
其实,云南多矿,又何止这几处?早在四年前,王师攻占云南之时,圣人就派人四处探勘,广寻矿产了。
几年下来,成果还是有一些的——
姚州南边的山里(今双柏县境内),有人找到了铜,试开一炉,煎炼成汁之时,上浮者为红铜,下沉者为银。云南道、姚州二级官府欣喜若狂,飞报圣人。
大理府那边也发现了铜矿,主要位于洱海那边的山里。
剑川都督府境内,当地有土人冶炼“紫铜”,朝廷闻之,遣人查验,果然有矿。
……
云南几乎全境有铜,每个州都有,区别就是大小罢了。
而随着这些铜矿的发现(往往伴生金银铅锡等金属),所有人都知道,朝廷不可能再放弃这个地方了。
接下来,云南面临的将是蜂拥而至官人、商徒、军士、百姓,这个天南之地将迎来大洗牌,产生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变化。
金银铜,朝廷都快想疯了!
铜矿资源的丰富,极大提升了铜匠的地位,不少人甚至被赦免了奴隶身份,成为百姓,可谓人生的一次飞跃。
恐惧打破了梦和现实的界限,分不清哪一个是现实,哪一个是虚幻,当噩梦真正降临的时候,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这既是一场危险,也是一次机遇。...
她不就想嫁个人吗?怎么就那么难?她自认自己长得不差,千金小姐该会的她一样不少,可年岁已到,竟一个上门来提亲的都没有!难道是自己不小心暴露了本性,把那些男人都给吓到了?小姐,梁王府的沐世子来提亲了!唉,算了算了,就他吧,也没得可挑了。得知真相之后,她揪着他的衣领声音悲愤,你个黑心黑肝的,还我的桃花!怪不得从小...
当一个强行拆开的太极再次合拢时,却因为一个凡人的最后的鲜血,让一切全部崩碎,那个成为最后一根稻草的倒霉蛋穿越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他穿越到了PS本书些许情节较为变态,纯娃莫如,否则后果自负...
整个云州市的人都知道苏家有个臭名昭著的二小姐,没人愿意娶。苏子悦只好自己找人求嫁,好不容易嫁出去了,老公却是个三无男人,房子没有,车是借的,存款就不要问了,怕伤人自尊。可是,三无老公摇身一变,成为了响当当的欧洲金融大亨L.K集团的总裁,绝对的有钱有权的大人物,苏子悦一脸懵逼。你说你没房子?在云州市没有。你说车是借的!哦,那辆车我后来送给手下了。苏子悦怒了骗子!离婚!秦慕沉危险的眯起黑眸不负责你想白睡?苏子悦秒变怂货不不敢...
我们先死为敬,你们谁敢跟?地表是核冬天,火星上矗立着一座雄伟城市,但现在一众华夏科学家们,却选择了自爆,只为了将一台生物电脑,送回去刚刚接受了未来生物电脑的宁为想的却是如何利用学校的规则,靠刷SCI发家致富小锤四十,大锤八十从刷论文开始,宁为挥舞着科技之锤,锤破华夏科技桎梏,改写全球科技格局,这一锤...
苏清风的美食自媒体号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却毫无预兆地来到了这个时代。大病初愈的他,看着碗里粒粒清晰的小米,陷入了久久的沉默种地是不可能种地的。那么就让一切从当国营饭店的厨子开始。...